|
|
合风力发电,这是我们国家一次性投资可永久性得到回报的新能源获取方式。国家正在大力倡导兴建。车行路上导游又向我们指认了新疆的大小盐湖。 进入吐鲁番后首先游览了素有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儿井。走近坎儿井不得不为这伟大工程和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所折服,坎儿井早在《史记》中就有记载,现在所存的坎儿井是清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吐鲁番地区是全国最热的地方,常年地表温度在平均38摄氏度以上,常年无雨,蒸发量又特别的大,吐鲁番的先民们为了能在这个地方生存,必须把远处雪山上的水引到此地,为防止蒸发,就想出了这样一种以地下渠道为主的工程——坎儿井,每隔一段路垂直向下打井,然后从雪山一路挖掘引水渠道。其工程的浩大,确实能与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相比美。有了坎儿井才使得吐鲁番这条古丝绸之路千年不衰,这里的人们能够安居乐业,还能给全国人民奉献出甜美的葡萄干和哈密瓜等水果。 第二个景点是交河故城,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 世纪至5 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 至14 世纪由于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最后被弃。由于地处吐鲁番干燥地带,人烟稀少,人为破坏的因素相对也少,至今城内的官署、寺院、佛塔、街道等建筑物都保存较好,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交河故城天下闻名,对于历史和考古工作者来说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下午二点半才吃午饭,又是吃的维族手抓饭和拌面。稍事休息后首先参观了“西游记”中所指的火焰山,山上寸草不生,山体在太阳的照射下,就象是给火烧过似的通红通红。火焰山的地下文化长廊中竖立的温度计显示当天吐鲁番的温度是摄氏47度。我们置身于此,确实感觉酷暑难当。 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苏公塔和维吾尔古村,以及吐鲁番有名的葡萄沟。实在令人想不到,在这距离火焰山不远的地方,竟然出现了葡萄沟这么一片绿洲。此时我们到吐鲁番来还早了点,葡萄才刚刚开花,但能看到一望无际的绿色长廊,站在树荫下,一股凉意让人舒畅。我们还在维族老乡家作客,欣赏了维族男女美妙的舞蹈,品尝着他们家的美味小吃和水果,虽然没有新鲜的葡萄,但他们捧来了西瓜和桑葚,这儿的水果果然特别香甜。 晚上七点左右返城。返城路上遭遇堵车,直到十二点多才到达宾馆,这一天的旅游确实辛苦。第三天上午在徐巍的陪同下,我们打的去观看了乌鲁木齐著名的贸易集散中心——国际大巴扎,穆斯林建筑非常有特色,巨大的园顶色彩丰富,尤其是清真寺和观光塔雄伟耸立。游客中维族人了大多数,超大市场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仿佛使人感觉进入了西亚维人世界。 新疆地方太大了,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南疆和北疆虽然都好玩,有许多著名景点,但由于时间有限,又经历了吐鲁番的艰苦旅程,我们只得量力而为,谢绝了侄儿徐巍的好意挽留,当天下午离开新疆乘火车向东去了甘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