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50年的我与祖国一道成长。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下放接受再教育,让我经历了许多的风雨磨难。71年上调返城当了一名工人,然而大学梦的失去是我终生的憾事,因此渴望新知识崇敬文化人成为了我日后不懈的追求。
庆幸在当工人期间找到了我的人生伴侣——现在的先生,他是文革前的老五届大学生,文学功底扎实,是我生活中的良师益友。79年先生因落实党的知识份子政策被调至中专学校,85年我也被照顾调到同一学校图书馆里工作。风风雨雨三十多年一路走来,面对事业学术的追求和家庭孩子的责任使我们无法分开。我在事业上虽无多大建树,但在相夫教子上感到很自豪。先生在学术上不断勤勉,事业上一帆风顺,他所一手创立的计算机专业在全国都小有名气,培养出了全国计算机技能竟赛一等奖获得者和一大批这方面的优秀人才。
特别是儿子出色地为我圆了上大学的梦想——94年考取了国内理工科最高学府清华大学,接着又读了中科院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发展,如今有房有车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作为妻子和母亲,我为他们确实付出了很多,但感到很满足也很有成就感。
不久前我们夫妇相继退休。当逢盛世国泰民安,生活安逸家庭幸福,我们的退休生活充实快乐,老公除了受聘任教外,还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他还制作了个人网站——那是我们写作抒怀的良好平台。我平时喜欢写作,记录下我们出外旅游的经历和感受,有多篇游记已经被先生搬上了他所制作的网页上。他还将我们在旅游时自拍的大量照片也刊登在网页上。每当闲暇,我们浏览这些文章和照片,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乐趣无限,难以言表。
我和先生都酷爱旅游,每年都要出门旅游多次,粗算起来我们已游历了多半个中国,我们计划在有生之年游遍各地的名山大川。每游一地,我都写下游记。健康快乐、有意义、高质量的过好每一天是我和老公晚年生活的共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