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皖西南 徐氏 宗亲联谊会

皖西南徐氏联谊会《族务通讯》第三十一期

   发布时间:2010-10-10 来源:


皖西南徐氏联谊会《族务通讯》第三十一期
 

Word电子文稿)  

2007年10月19日

 

 

 

践行孝道  弘扬美德  促进和谐

祝老年宗亲:

  节日愉快

  健康长寿

  颐养天年

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慰问“米”寿以上老人

  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422日的理事(扩大)会议上作了一项重要决定,也是07年研究会的工作要点之一———对全县八十八岁(“米”寿)以上的徐氏老人(含出嫁女氏)先行摸底调查,然后逐一登门慰问,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良传统,让“百善孝为先”铭刻于众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之心,让敬老养老之风由家庭到社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发扬下去。

    这项活动的第一阶段自5月中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在老会长徐继达的亲自带领下,历时四个多月,行程千余公里,涉足全县70%的乡镇,对已调查的近50位“米”寿以上老人,全部登门拜访,呈上礼品和慰问信,送上深情的问候,详细登记,并为老人拍下了健康尊容,趁“九九”老人节之际,登上本期专刊,相信广大宗亲会为他(她)们的健康长寿而高兴,也从中了解他(她)们的健康长寿之道,学习他(她)们的纯朴善良,勤劳节俭,乐奉爱心的优秀品德。

    这一活动,前无古人,本身就是一项感人之举。慰问成员中,除松苗、英先、康生等年轻一点,其余领导都是70多岁的老人,他们当中有的本人身体欠佳,有的家属有病,如继达老前列腺病非常严重,经常尿血,徐志成的老伴中风在床,徐敬宾的眼睛多次开刀,还坚持摄影,徐建华步行跑遍原三妙乡及棋盘源潭等地,徐礼智胃病开刀……他们冒着烈日酷暑,汗流浃背,交通不便的地方,还要步行阡陌,甚至爬山涉水,因此所到之处,宗亲们无不为之感动。原青楼一位出嫁的徐氏老人见到娘家亲人来看她,激动得热泪盈眶,乐不可支;老人的子孙们一致表示,要以他们的行动为榜样,好好孝敬自己的长辈;有的晚辈因平时对老人尽孝不够,见到他们的到来而不禁汗颜,深感愧疚。可见这一活动对敬老养老,对家庭和睦,对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这正是慰问“米”寿老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所慰问的老人中,除极少数因腿脚不便而卧床,其余都很健康,大多能行动自如。有的还耳聪目明,原青楼的夏春香老人97岁,还能绣花绣字,织花凳带;原棋盘93岁的徐赞量老人(严母)织的花带,色彩鲜艳,图案奇丽;水吼三里村的杨芙蓉老人98岁,还能到室外活动,饮食、睡眠都很正常,全家五代同堂,大小53口人,当天为她拍“全家福”时,她乐得合不拢嘴,笑容可掬。他(她)们当中有的终生务农,有的参加过解放战争或抗美援朝战争,有的是甘为人梯的人民教师。他(她)们年轻时,甚至现在都为子女、为家庭、为集体、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辛劳和心血(原青楼的张玉荣老人忍受丧夫失子之痛,91岁还在为媳妇和孙子们操劳家务)。现在,他(她)们老了,理应受到政府的关照和社会的尊重,理应受到家庭的承担和晚辈的孝敬。

  这些“米”寿老人,尽管各自的家庭、工作及生活经历不尽相同,但从与老人或家属的交谈中,发现他(她)们的健康之经,长寿之道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归纳起来可总结为以下几点:其一,生活俭朴,饮食清淡,吃天然食物、五谷杂粮、粗茶淡饭;其二,终生劳作,活动不止,强壮了筋骨,促进了代谢;其三: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暴饮暴食,很少吸烟(男性),从不酗酒;其四,胸怀乐观,宽容大度,心地善良,善待悲喜,热爱生活;其五,经济发达,社会发展,生活条件、医疗条件的改善;其六,子孙孝顺,家庭和睦,精神愉快。这些长寿经也正是许多卫生保健专家们的共同观点,我们每个人也都能从中受益。

    “九九”老人节的到来,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为慰问“米”寿老人活动拉开了序幕,奏响了序曲,相信更好更多的重头戏必在后面,但愿这一活动能使尊老、敬老、      九十八岁的杨芙蓉老人(中)全家福

养老之风在全社会蔚然 兴起。
    
祝上述“米”寿老人健康幸福地跨越百年!

     愿徐氏宗亲争做践行孝道、弘扬美德、促进和谐的楷模!                    (徐英先)

 


 

祝 贺 信

尊敬的徐氏宗亲:

  欣逢贵庚米寿之年,又是“九九”老年佳节,我们特向您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百善孝为先。尊老养老,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父系社会产生家庭以来,这种美德一直受到尊崇,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几千年。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为养育下一代呕心沥血,终生付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对老年人的敬重和瞻养是晚辈义不容辞的天职。今天登门对您的拜访和祝贺,就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传统而践行我们的孝道。希望徐氏宗亲心中永铸一个“孝”字,作敬老养老的楷模,作构筑和谐家庭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派。

  您的健康长寿,是您晚辈孝敬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是我们徐氏家族的荣耀和自豪,我们衷心地祝您福寿双全、合家平安!愿您快乐、幸福地跨越百年!

 

                                             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

                                                                                          二○○七年农历九月九日

 

 

我母亲的人生历程与长寿之道

  我母亲夏春香,出生于清末辛亥(1911)年。她老人的人生旅途经历了苦难、坎坷、艰辛和欢乐。

  她不满三岁时,父母就双双病故,由小叔抚养,九岁时到徐家做了童养媳。当时我家是远近闻名的三十口人吃饭的大家庭,其劳做的辛苦,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1937年秋日本鬼子进犯我的家乡,母亲怀抱一个不满三岁的小女孩(望媳)跟随家人,星夜赶到四十五里外的怀邑清河乡乌龙桥避难,才算躲过了一劫。1939年,母亲生下了我,接着我的两个妹妹也相继出世。19509月,我爸爸得急病猝死,母亲哭得呼天抢地,那时我才10岁,我的未婚妻13岁,大妹7岁,小妹3岁,还有个76岁抱病的爹爹,一家老小六口人怎么活下去呢?其凄惨情景令人心酸。祸不单行,同年十月,我的祖父又去逝了,对于一个靠农业养家糊口的家庭,妇女怎经得起雪上加霜啊!1950年土地改革,政府分配给我家土地一石三斗种,当年的除夕之夜,我母亲孤苦一人坐在柴房里就着年灯一边纺线,一边哭泣。一个小脚女人为明年的庄稼而愁苦。好得我心地善良的大伯前来劝慰我母亲说:“小婶,你莫着急,到明年我家的秧插好了,我包你家的也播下去。”听了大伯的话,母亲的泪才慢慢止住。

  除夕一过,我家因操办两件丧事,口粮所剩无几。次年正月初二,我母亲就独自一人出门沿村乞讨。乡邻们见我们幼儿寡母,都同情地施舍。每年春耕一开始,母亲就裹着小脚亲自下田,一切男人能干的农活,她都咬着牙干过来了,凭着她的节俭、勤劳,把我们兄妹四人拉扯大。她常年节衣缩食供我读书,使我能成为一名教师,从而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时间一年又一年地熬过去,我们兄妹都陆续成家了。身经几个朝代的风风雨雨,母亲终于健康地活到了今天。满头银发,脸色红润,可称得上鹤发童颜,头不勾,腰不弯,说话的声音似铜铃般响亮,仅牙齿脱落了,听力减退了,但记忆力仍很强,几十年前的人和事,能说得一清二楚。特别视力非常好,穿针引线、缝缝补补仍不费力,还能织出质量上乘的绵带,其图案花纹清晰醒目,走线丝丝入扣。2004年秋,她还在两块尺寸见方的红布上分别绣起了“福寿双全”四个楷书字和一个草书“寿”字。县文化局黄局长和我徐氏宗亲继达老人等诸位贤士看了都啧啧称赞。

  年近百寿的老人身体如此康健,有人问我她老人有什么长寿秘诀。依我的体会,母亲的长寿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树立人生目标是首要的。母亲遭受重重大难没倒下,一心要把我们兄妹几个小生灵拉扯大,以期完成一个母亲的养育使命,所以她老人坚定信念,要坚强地活下来。

  其二,基本的是她老人先天的素质较好,加上后天的生活磨砺,使身子骨更硬朗。97岁的人不咳不咯,血压不高不低,几次跌跤都安然无恙,一生没犯过大病,没吃过中药,尤其是肠胃好,不过很注意饮食冷热,从不暴饮暴食。另外,我母亲一生嗜睡,就是现在白天仍能呼呼大睡一觉。

  其三,保持经常的活动。目前母亲个人生活还能自理,收理房间、洗衣、煎汤都不要别人动手,除非偶尔卧床时才接受我们服侍,当我们走亲访友时,她老人能自烧自吃,定时喂鸡、喂鸭,晚上关门闭户,一切都料理得有条有理。

  其四,也是最主要的,母亲晚年幸逢盛世。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环境安定和谐,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医疗条件大为改善。去年秋我母亲心满意足地跟我谈心说:“如今生活好哇!糖水多得喝不了,我们一个月吃的油水比往年一年吃的还要多。”她老人晚年遇上从来没有过的好世道,自然无忧无愁,乐不可支。

  与世上孝子贤孙相比,我算不上孝顺,在母亲有生之年,我将尽力照顾她老人。愿我的母亲健康长寿,愿天下所有与我母亲从旧社会一起过来的高龄老人,尽情品尝新社会的玉液琼浆,尽情享受晚年的幸福与快乐。

                                                                         (余井镇糖岭村  徐英蕃)

 

 

满目青山夕照明

                                     ———潜山县徐氏敬老活动侧记

  虽说时令季节已经到了“处暑”,可“秋老虎”威风仍然是那么逼人,气温居高不下,烈日当空,大地如炙,令人酷热难当。2007823日,皖西南徐氏宗亲联谊筹委会常务副会长、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徐继达,以77岁高龄率领一班人冒着高温专程来到距离县城30多公里的水吼镇三里村,看望“米”寿以上老人,为开展学老敬老、构建和谐社会迈开了可喜的一步。

  与徐老同行的还有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徐礼智、副会长兼秘书长徐英先等,他们也都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为什么会有如此热心行动呢?

  原来,早在今年春天,徐继达老人就提议在全县境内开展一次敬老活动,对年龄在88岁以上的徐氏老人,不论男女和已出嫁的姑娘,都要派人上门慰问、祝贺,送去慰问信和礼品,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促进社会和谐做点实事。

  此事得到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支持和响应。于是在全县各乡镇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从6月份起便拉开了活动的序幕,计划到“九九”重阳节时全部完成。而823日那一天的活动,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八十八岁,简称“米”寿,是人生中一大长寿标志,对他们进行慰问,自是理所当然的事。

  水吼镇各村环绕天柱山西侧,潜河两岸,青山绿水,满目葱笼,一派派欣欣向荣景象。这里居住着3.8万多姓乡民,其中徐姓近1万,他们祖祖辈辈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三里村地处水吼镇西北角,天柱山主峰的背后,山高岭大,路途遥远,要不是前去慰问老人,我们这些人平时很少去那里,大家深有感触地说:“此行真是难得,也很值得。”

  三里村的最边远处,居住着两位“米”寿以上老人,一位是八十八岁的徐礼干,一位是九十八岁的老奶奶杨芙蓉。他们得知县城来人慰问,自是高兴万分,全家人更是激动不已!小辈们说:“你们也都是老人了,大热天还跑许多路前来看望,我们不知怎样感谢才好!”

  出生于1920年的徐礼干老人,身体硬朗,记性特好。早在1946年就参加了革命,47年成为刘邓大军的一员,从战士到排长,历经磨难,九死一生,后来被安排到地方工作,曾任岳西县响肠区副区长。他拉着徐老的手,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参加革命的经过,至今连首长和战友的名字都还记得清清楚楚,使我们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深为感动。

  杨芙蓉老人出生于1910年,是当地有名的老寿星,人称百岁老人,她有一个兴旺而又和睦的大家庭,全家大小共达53口,五世同堂,其乐融融,下辈对老人非常孝顺,关爱有加。我们看到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给他们拍了个“全家福”,虽然只是其中一部分人,也足以证明全家的“天伦之乐”。

  这一天,徐老一行还到水吼镇合甲村慰问了88岁的李旺秀老人。人们称赞这一举动说:“米寿老人受人尊敬,徐继达等老人的敬老行动更受人尊敬。”         

                                                                           (徐敬宾)

 

 

重 要 更 正

     本刊总第30期一版编者按载:“潜山鸡子河徐氏有一位徐乐通的先祖,……”,应改为“潜山岩上徐家畈(今属岳西县)有一位徐乐通的先祖”。因校对有错,敬请见谅。    ———编者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