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皖西南 徐氏 宗亲联谊会

皖西南徐氏联谊会《族务通讯》第二十六期

   发布时间:2010-10-10 来源:

 

皖西南徐氏联谊会《族务通讯》第二十六期  
Word电子文稿)  

2007年2月15日

 

岭梅先发一枝春

            
                 
——读徐氏《族务通讯》

 

     徐氏《族务通讯》于20042月创刊,迄今已整三年了,共出版24期。蒙徐继达先生青睐,每期赠我一份,我是期期版版拜读了。如此说来,我算得是《族务通讯》一位忠实读者。读后确实受益匪浅。激动之余,也曾偶吟数首,又见诸报角。在这贵刊创办三周年之际,我想谈谈阅读《族务通讯》(以下简称通讯)的几点感受。
    概括起来《通讯》具有这样“三性”
    一、前瞻性这是《通讯》一大特点。回顾2004年初,距粉碎四人帮虽有20多年,但由于长时期宣传“以阶级斗争为纲、亲不亲、阶级亲、同姓不是一家人”的舆论导引下,人们不敢谈论宗亲、族谱、祠堂等等什么的,连祭祀祖先,也认为是封建迷信,甚至说成是搞封建复辟。真是谈“族”色变!直到现在,有些人还心有余悸。在这样氛围里,徐氏衍秀堂宗亲和《通讯》编辑者公然能创刊族报,可谓是敢闯、敢冒、敢干、敢为天下先。这种“四敢”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迄今为止,在潜山范围内还未发现有第二家族报。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不知诸君见到没有?
    我说徐氏宗亲具有可贵的“四敢”精神,并非盲目实践。这是《通讯》的编辑者们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结果。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上海图书馆谱牒中心时就指出:“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收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周恩来总理早就说过:“爱家、爱家乡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开始,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如此看来,《通讯》的问世,是编者们用正确的理论知识指导客观实践的成果。这是值得庆贺的。在族氏文化这一块,《通讯》确实起到了“岭梅先发一枝春”的作用。
    二、资料性《通讯》虽还只有20多期,但积累的资料是丰富的。从大的方面分是两类:一为徐氏族务资料;一为社会族务资料。在徐氏族务资料中,又分纵横两大体系:纵者寻根问祖,上至数千年前开基始祖伯益和子徐若木;横向遍布海内外,联络本氏宗亲,编修《中华徐氏通谱》。在徐氏名人录中,追溯到2000多年前徐福。日本裕仁天皇御弟三笠宫给“香港徐福会”的贺祠中说:“徐福是我们日本人的国父”。在徐氏文人录中,搜集到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叙述的“徐孺下陈蕃之榻”句中的徐孺子的史实,号召徐氏后裔学习和弘扬徐孺子高士精神,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社会族务资料方面,《通讯》的积累是惊人的。她着力呼吁“林氏祠堂”抢修的必要性;四期上刊载“刘氏宗亲活动三则”文章;九期上用三、四两版篇幅,按人数多少顺序排列,刊登了当今100个姓氏简介,列表刊出各姓氏的始祖姓名、官爵、人口数和占当代人口的百分比。在十六期上又转载《中国剪报》刊登“新百家姓:李、王、张仍列前三”的新闻报道。还编写出一组“新百家姓”排序歌。如“李王张刘,陈杨黄赵……”等,以便于人们记忆,真是用心良苦!
    三、可读性一张报纸的可读性,其内涵在于下列三个方面:一是内容充实、资料丰富、言之有物;二是文化底蕴丰厚,体裁多样,读之有味;三是版面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观之有趣。《通讯》基本上具备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内涵。在内容充实方面,除了上面列举的丰富资料外,还讴歌了爱国军人徐炯庵抗日纪事,激励后人把“抗战精神”转化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奋力崛起奔小康。颂扬了尊祖敬宗的族贤——徐成连及其两个儿子慷慨解囊捐款两万元的事迹。在他的带动下,又有170多族人共计捐资11000元,还发动献工献料,完成了本宗支八棺祖坟的修复工作。开辟了“孝道论坛”专栏,刊登冯哲教授谈孝道论文,转载《安庆日报》和《益寿文摘》的文章“百善孝为先”。表彰了衍秀堂“五好”族裔,赞美了好婆婆刘凤荣和好媳妇陈凤明的贤惠事迹,给创建和谐社会和五好家庭树立了榜样。《通讯》文化底蕴丰厚,诗词楹联,通讯特写,体裁多样,版面活泼。虽属八开四版,容量不大,但能立足本行,服务中心,开辟专栏,集中报道。这样就突出了每期报道中心。《通讯》二十期集中报道秦代的一位方士徐福,刊出许多大学名人专论徐福的文章,连报眼上也刊载日本裕仁天皇御弟颂徐福的语句,同期还刊出八帧照片。二十二期头版发表在江西南昌召开的《徐孺子文史源流研究室》成立大会新闻,并以半版篇幅刊出“南州徐孺子画像”。二版发表该研究室主任徐杰的讲话摘要,三、四版则以不同的体裁介绍或讴歌徐孺子的生平事迹。这就加深读者对徐孺子的全面了解,达到爱不释手、读之有味的目的。再者是版面生动活泼,图文并茂。《通讯》除头版新闻外,二、三、四版均开辟专栏。因时而异,因稿而辟。如“寻根问祖”、“修谱论坛”、“会议专刊”、“诗文摘辑”、“族务活动”、“百姓简介”、“祠堂文化”、“联谊活动”等。《通讯》编者特别珍重“报眼”这块特殊宝地,刊登特重新闻。发现“徐”字图腾,套红刊登,寓意深刻;摘抄江总语录,一言九鼎,字字铿锵。报纸图文并茂,能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通讯》编辑们很注重版面编排。十七期在“江南名祠揽胜”通栏标题下,用文字说明配合图片,介绍五个姓氏宗祠:“韶山毛氏宗祠”、“无锡邓氏宗祠”、“旌德江氏宗祠”、“绩溪胡氏宗祠”和“龙海连氏宗祠”。这些摄影图片的刊出,不仅使读者能欣赏到祠堂文化丰富底蕴,也有力地批驳了十年浩劫时期不准人们寻根问祖的荒唐论调。正如我在读十七期《通讯》头版新闻后感赋的那样:“祠堂文化世相传,毛邓江胡各有源。追远寻宗今鉴古,兴邦扬善万民安。
   
最后,我还用两首顺口溜,结束我的发言。

贺《族务通讯》创刊三周年

(一)
创刊《通讯》已三年,族氏精英众口传。
追远寻宗千古秀,腾芳兰桂万年贤。

(二)
和谐社会国昌明,道德文章九域馨。
徐氏族花红胜火,岭梅先发一枝春。

                                                          20061223

  

我说《族务通讯》

华日精 

先后署名徐氏衍秀堂基金会、皖西南徐氏宗亲联谊会筹委会主办的《族务通讯》,由徐继达、刘德华夫妇创办,徐东、徐英先、齐耕、徐敬宾等先生相继参与编辑。蒙编者厚爱,每期都赠我阅读。读必有感,在此谈谈我对《族务通讯》几点浅见,以就教于在座各位。
    (一)期刊组编显示了力度
   
办刊就得先有资料和信息,就得占有源源不断的稿件。《族务通讯》面世不久,就在县内外、省内外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稿件来源渠道。现同它保持经常联系的组织有:岳西、望江、宿松等县徐氏宗亲联谊会筹委会,安庆市徐氏宗亲联谊会,北京古贤徐文化交流中心,连云港中国徐福研究会,中华徐氏宗亲联谊会,江苏徐州徐国历史研究会,湖南《中华徐氏通谱》、徐氏纪念馆筹委会等;保持经常联系的宗亲人士有:南京东南大学教授徐赵东,天津南开大学教授徐建华,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员徐自强,皖西南徐氏宗亲联谊会筹委会主任徐贤钦,安庆市徐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徐际勤等。正因为从县内到县外直至省外,与诸多同姓组织和人士建立了联手互动关系,使通讯渠道得以畅通,这就保证了《族务通讯》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稿源。
    办刊必须有经费支撑。《族务通讯》创办之初,无专项经费来源,1-14期全由徐继达、刘德华夫妇私费承办。路是人走出来的,有志者事竟成。由于徐继达等有志之士,知难而进,经过艰苦的努力,促成了皖西南徐氏宗亲联谊会筹委会的组建。在筹委会的倡导下,徐氏不少有识人士纷纷解囊相助,这就拓宽了办刊经费来源渠道,终于保证了《族务通讯》的正常出刊。
    办刊必须有一支事业心强、能编善写的编辑班子。《族务通讯》在徐继达先生亲自筹划、操办与带领下,担任组稿、写稿和编校工作的徐英先、徐东、徐敬宾、齐耕、刘德华等同志,都是热心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且不计报酬,甘愿默默奉献,能吃苦耐劳、务实肯干的文化人。正是由于有这样一个精干得力的编辑班子,所以使得《族务通讯》越办越好,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也趋向多样,有文,有图,有表,有照片,有诗联,有碑铭,有长篇也有短篇,有动态信息也有文摘、文论。三年来,已出刊24期,约20多万字,在县内外、省内外,博得了徐氏宗亲乃至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与好评。
   
以上说的稿件来源、经费筹措、编辑班子组建,是民间办报办刊必须面对的三大难题。《族务通讯》的组创者和编者,凭着一股勇于拼搏的精神,终于攻下了这三大难关,保证了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几个人竟托起了皖西南的徐家一块天,所以我说此刊在组编上显示了力度。
   (二)稿件内容体现了广度
   
纵观已问世的24期《族务通讯》,内容涵盖着徐氏历史文化乃至中华氏族文化的诸多方面。其中有对中华姓氏、徐氏列宗列祖与支派世系的查考;有寻根访祖、组建机构、续修家谱、开展宗亲联谊活动的报道;有对古代徐氏名人业绩和当代徐氏先进人物事迹的介绍;有对家谱、宗祠、祭祖、庭训等宗族文化的学术研讨等等。以上是从总体内容上讲,再从个体内容上看,也呈现着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态势。如宗祠文化:既有对中国宗祠的总体概述,又有对潜山宗祠和徐氏宗祠的调查与统计;既有对外地毛氏、邓氏、江氏、胡氏、连氏等名祠的揽胜,又有对县内徐氏、林氏、杨氏、储氏等重点宗祠的掠影;既有对宗祠文化发展史的追述,又有对宗祠文化现代价值的研讨等等。再如家谱文化:既有对中国家谱历史的叙说,又有对当今民间新修家谱的报道;既有对徐氏祖先历届修谱的回顾,又有新修《中华徐氏通谱》情况的介绍;既有对旧谱长短利弊的评析,又有对新谱内容与形式革新的意见等等。《族务通讯》虽是每期仅万字的小刊,但它做到了古今结合,纵横交错,宏微兼顾,虚实俱备,所以我说此刊在稿件内容上体现了广度。
    (三)资料发掘见到了深度
   
《族务通讯》稿件内容的广度,来自资料发掘的深度。对此刊稍作浏览后,就觉得编者在收集考证资料上是下了大功夫、硬功夫的。这里且举两例:
    例一,寻根访祖:徐继达、徐志诚、徐敬宾、徐东、徐际勤、徐承钦、徐英先等先生,从20049月至20064月,人员组合不同地先后四次远程出访:一访浙北长兴县煤山镇,二访江西鄱阳昌江北岸凰冈,继之又访浙西衢州龙游、龙泉。此四次远程出访,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其经历,其收获,见之于《族务通讯》总第6期、11期、16期、19期徐敬宾、老达、徐继勤、徐承钦等先生写的四篇寻宗访祖之行记。其中第一个大收获是了解到当今分布在皖西南约有18万徐氏宗亲一世祖乃是江西凰冈大太公。大太公系唐末进士,任职郎官,原住浙江龙泉,后定住江西凰冈,生一子,称小太公,为二世祖。二世祖小太公生七子,称一、二、三、四、五、六、七公。其中一公、二公、四公、五公返回龙泉,三公、六公、七公留住凰冈。通过查阅凰冈现存三公、六公支系老谱,并与皖西南徐氏老谱相比照后,得知现住皖西南徐氏宗亲皆属凰冈三公、六公支系的后裔。这就弄清了自唐末迄今1080余年子孙繁衍、世系承传的血缘关系,收获可谓之大矣!然而,寻根者并不以此为满足,于是又有了浙西龙泉之行。此行所得到的第二个大收获是通过查阅当地现存宋代和民国时期老谱,得知龙泉徐氏原系春秋时徐偃王传至洎公。原在凰冈查阅老谱已得知洎公为夏朝伯益之五十五世孙。此前又在《中华百家姓图典》上得知伯益之子名若木,若木因其父伯益辅佐夏禹王治水有功,被夏禹王封于徐,建立徐国,遂以徐为姓,成为徐氏之始祖。寻根者将龙泉之行新获得的史料与原在凰冈查到的史料及
从《中华姓氏图典》上见到的史料,放到一起进行系统考究后,不仅弄清了今皖西南徐氏与江西凰冈徐氏、浙西龙泉徐氏的共同嫡祖是洎公,把从唐末定居凰冈的大太公向前延伸到西汉成帝时洎公,上移了947年,至今已达2029年;而且把西汉成帝时洎公与夏代徐国开创者、徐氏始祖徐若木这条线连接起来,这就详近略远地一线贯通了延绵4000余年的徐氏繁衍史、发展史。由此足见寻根访祖达到了穷根究底的地步。
    例二,徐福事迹:徐福,秦著名方士,历史上最早的航海探险家,构建中日友好桥梁的第一人。今年10月,徐继达等四位先生为寻根访祖一同赴苏北徐州。恰巧,赶上了在赣榆县召开的“徐国·徐氏历史文化研讨交流会”,他们抓住时机考察了徐福故里及其东渡下海遗址。然而,他们不以饱赏徐福故址遗迹为满足,而是多方求助,搜集了大量关于徐福的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精心筛选、整理后,刊于《族务通讯》总第20期,其中有《徐福大事记》,明太祖、黄遵宪等咏徐福的诗章,《日本熊野新宫徐福碑铭》,《“神武天皇”考证》,《日本史学界论徐福》等多篇诗文和九州熊野县新宫市徐福像、九州和歌山徐福公园等8幅照片,还有南京东南大学教授徐赵东、天津南开大学教授徐建华写的《徐福在日本》、《徐姓在海外的发展——徐福》两文。这些文字和图片资料,特别是来自日本的资料,弥足珍贵。从中得知徐福在2000多年前就把中国的文化、医药和生产技术带到日本,开创了日本的文明史。公元前208年,徐福死于日本富士山麓,日本现存其遗迹有56处之多,被日本人民奉之为农耕神、纺织神、冶炼神、渔业神、造船神、水利神,直到称之为“国父”。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徐福就是日本开国皇帝——“神武天皇”。两千多年来,世代祭祀,曾未间断。大量史料证明:徐福在发展航海事业,对外传播中国文明,促进日本文明史发展、构建中日友好关系方面,立下了旷古未有的功绩,其历史地位,非一般历史名人所能等同。这些史实的查明,就把对徐福资料的发掘推向到纵深境地。
    以上两例,充分证明了《族务通讯》编者具有顽强的韧劲和毅力,勇于去打资料征集的纵深仗,且获得了令人惊叹的胜利品,所以我说此刊在资料发掘上见到了深度。

   
(四)思想内涵达到了相当高度
   
民族文化是传统的历史文化之一,它不可避免地打下了旧时代的烙印。在人类文明史发展到今天的现代社会,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属于传统历史文化范畴的氏族文化,是我们现代人遇到的一个重大课题。纵观《族务通讯》所刊登的文稿,我觉得编者较好地处理了继承与革新、批判与弘扬的关系。如在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由徐继达先生所作的主题报告就明确提出:“挖掘、研究、弘扬徐氏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在组建皖西南徐氏宗亲联谊会筹委会时,把该会宗旨概括为“联谊、寻根、继承、发展”八个字,强调“为当代三个文明建设服务”;把该会活动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为”,其中强调“敦促本籍广大宗亲守法、诚信、创业,做个好公民,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在带有学术研究性的诸多文论中,特别是在论及家谱文化、宗祠文化的文章中,运用了辩证唯物论一分为二的观点,区分了其中的精华与糟粕。既有继承与弘扬,又有批判与舍弃。如总第4期王鹤鸣先生《寻根问祖说家谱》一文和总第15期有关家谱的几篇文稿,既指出了旧谱宣扬官贵民贱、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节妇烈女等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思想,又揭示了家谱有文物保护价值、学术研究价值、道德教化价值、寻根觅祖价值、宗亲联谊价值等积极的文化内涵。诚如皖西南宗亲联谊会筹委会主任徐贤钦先生在《续修家谱是历史的需要》一文中说的:“我们氏族文化里就有先人立下的十规十戒,教育族人遵纪守法,勤俭自立,孝敬长者,和睦乡里,不义之财不可取,不道德之事不可为。这些就是规范我们后代要兢兢业业创业,堂堂正正做人,和和气气相处,以此营造一个和谐环境,齐心建设祖国。”他倡导通过续修家谱,“以家谱凝聚族人,为建设一个民富国强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再如,刊登于总第17期金炳先生《祠堂的功能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一文,也同样用唯物辩证的观点,一方面批判了宗祠在旧社会开展祭祖活动是为了祈求列宗保佑,先祖降福,向族人灌输封建伦理道德、纲常名教的弊端;一方面又肯定了宗祠在现代社会,在革命战争中、乡民集会活动中、文化古迹保护中、爱国主义教育中和丰富旅游景观、促进旅游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族务通讯》还特别重视宣扬徐氏宗亲中的好人、好事、好乡风、好家庭,重视精神层面上的东西,重视人文精神的弘扬,即使在介绍古代历史名人业绩时,也充分揭示闪耀在业绩中的人的精神,如前面说到的徐福,编者就突出地宣扬了中国徐福研究会所概括的十六字的“徐福精神”——“万众一心,负重前进,海纳百川,敢写第一”。这十六字的精神,无疑是当今中华儿女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奋力崛起,勇于争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需要的强大精神动力。
    正由于《族务通讯》高度重视发掘蕴涵在徐氏世代承传中积极的精神因素,精神力量,并把它融入到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洪流之中,为构建当代文明服务,所以我说,它在思想内涵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向前看,《族务通讯》发展和提高的空间还很大。建议通过总结经验,听取多方面意见,进一步发挥编者自身的智慧与才华,使它在质量上更上一层楼。这里提三点建议:
    一是在办刊指导思想上,进一步突出“继承优良传统,弘扬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在当前,特别要注意把徐氏历史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进一步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使之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为当代文明服务。
    二是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如对徐氏历史资料的挖掘与考证,对家谱、宗祠、族规、庭训等族氏文化的研讨,对古代徐氏名人和当代徐姓族人中先进人物的介绍,对重要会议、组建机构与开展宗亲联谊活动等报道等等,都要通过研究,拟订出一些重要选题,并坚持每期突出一个重点内容,使期刊做到主次分明,虚实相生;宏微兼顾,相辅相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图文并茂,持之以恒。
    三是要扎根潜山,立足皖西南,面向省外、海外,进一步组建一支纵横交错的网络式的通讯队伍,拓宽来稿渠道,确保有充足的稿源。特别是一些对姓氏学、人口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等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如徐赵东、徐建华、徐自强这样的人士),可将拟定的选题寄送他们,约请他们撰写一些有分量的徐氏历史考辨文章和宗族文化学术研讨文章,以裨提高期刊质量。
   
以上所言,乃浅陋之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2006年12月23日 

    

以传统情感营造和谐社会

          ——在《族务通讯》创刊三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61223日) 

很高兴应邀前来参加《族务通讯》创刊三周年座谈会。一是因为徐老主席是我敬重的领导,二是因为蒙其奖掖,每期《族务通讯》都送我,使我读有所得。尽管我对族务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还是“恭敬不如从命”。因而,我说的这些,也算是遵命文字吧!
    中国人初次见面,总要首先问:“请问您贵姓?”可别小看这句话,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很不一般。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五千年前,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当然,现今也有随母亲姓的,还有用父母姓氏合起名字的。但中国人的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恐怕是不争的事实。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姓氏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呢?在漫长的私塾年代,《百家姓》是耳熟能详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句句押韵,琅琅上口,好学易记。因此,自成书以来,《百家姓》就成为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教材。随着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排名在各个朝代不尽相同。姓氏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实力大增。尤其是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人民安居乐业,神州爱意融融。盛世修志。国史、方志、家谱,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研究者认为,家谱是一块块历史的碎片。它用独有的方式,映现着一个群体,一个区域的历史,对于研究姓氏文化、民情风俗、人口迁移、基因遗传等,具有一定价值。在一些地方,民间族务研究活动方兴未艾。被徐府专家称为“中华姓氏第一报”的《族务通讯》,就是在徐氏族务研究活动中,应运而生的。
    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热心修谱,源于宗族观念根深蒂固。祭祀祖宗,烟火有续,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无后”,被认为是最大的不孝。现代社会的联宗修谱,开展族务研究,其目的与以往,应该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重心已不再是为了传宗接代,而主要是为了寻找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归宿感。通过开展族务研究,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我个人理解,开展族务研究活动,其正面影响、积极意义,大致有:

    一、有助于两岸文化交流,增强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

    二○○一年,文化部决定由上海图书馆主持编纂《中国家谱总目》。文化部办公厅曾为此发出通知,说“《中国家谱总目》是中国家谱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的完成将积极推动谱牒学的研究,进一步加强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其意义深远。”当时,有报章撰文,称这是一项“人心工程”。
    和一位台湾同胞聊天时,对方谈及时局,忧心忡忡地说:“现在连接大陆和台湾的东西越来越少了,除了同是炎黄子孙,同祖同宗外,还有什么呢?”这位台胞的话,从一个方面说明,适时适当开展一些族务研究,会方便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加强海峡两岸的血脉联系。每年清明节,台湾都要派出高规格的代表团,来大陆祭拜华人的先祖黄帝。有许多同胞,携妻带子,不辞辛劳,回家乡为先人扫墓。今年,台湾与大陆,同时举行了规模宏大的祭孔活动,令人瞩目。大家熟知的船王包玉刚,就是通过查阅家谱,才知道自己是包拯的后裔。于是,一家老小来到包公故里合肥,祭悼先祖包拯。在先祖灵柩前,三跪九叩,顶礼膜拜。一九五九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在致台湾友人的信中说:“奉化之庐墓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周恩来总理还在信尾加了意味深长的话语:“台澎金马,唇齿相依,遥望南天,诸希珍重。”前些年,蒋经国之子蒋孝勇,不顾癌症在身,以一个“神秘客人”的身份,回到浙江溪口,寻根认宗,了却平生一大心愿。
    泰国前总理他信是中华邱氏后裔。去年七月,他信访华之际,还专程到广东的梅州、潮州寻根。出访前,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中国老百姓看到泰国领导人和这么多的企业家来寻根问祖,探亲访友后,他们会更加认识到,我们两国是亲戚!”韩国的一个慎氏宗族团体,也曾专门到浙江寻根问祖。当他们看到寻觅数百年的韩国慎氏发源地——浙江省吴兴古村镇潞村时,惊喜地发现,当地风貌居然与数百年前族谱中所记载的风景毫无二致。在纪念郑和下西洋的活动中,沿途的一些国家也纷纷寻访,当年郑和船队上水手们的后裔。《族务通讯》第二十期、二十四期,用全部篇幅,刊载了徐福在日本的活动行踪、中国第六届徐福节的盛况、徐福故乡行等文稿,很有史料性。在许多日本人眼里,徐福是他们的国父。这一研究成果,必将为增进两国友谊,促进中日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起到官方团体所起不到的作用。

    二、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国人对中华文明的凝聚力。

    悠悠数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润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宿将、雄才名士,是他们使文化源流得以传承,泽被后人。每个家庭乃至家族,似一棵生生不息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许多家谱记载、流传下来的至理名言,至今仍熠熠生辉,成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包拯的家训中,明确规定,后世有贪污敛财者,不得入谱、入宗;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治家教子有方,《放翁家训》就讲了不少教育子女的格言。“后生才锐者最易变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便是其中一则。曾国藩的家书,有不少“爱之以其道”的教子篇,备受后人推崇。修身齐家之道,莫不渗透在家书的字里行间。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他以买田起屋为可愧,不积银钱与子孙。他叮嘱:“银钱田产,最易长娇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曾国藩家书中,不少篇幅对儿子耳提面命:“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所关颇大”。“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家不变贱”。子女衣着,他主张“不宜多制”,“尤不宜大镶大绿,过于绚烂”;置办家具,“但求结实,不求华贵”。曾国藩的每封家书中,都感叹人生“光阴难得,一刻千金”,希望“尔切莫错过此等好光阴也。”读书写字,宜有始有终,要在“有恒”二字上痛下功夫。从书法的运笔、临帖,到古籍的选读、做诗,他都面面俱到,不厌烦地提出要求。
    清代著名宰相张英那首流芳千古的诗词:“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乡大人小孩,无不家诵户弦。解读这封特殊的家信,我们看到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容大度。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更需“六尺”的文化精神,那就是“和谐”二字。“六尺巷”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的心灵境界上。这就是一种难得的社会文化资源,一份历久弥新的优秀精神遗产。
    “岳母刺字”、“孟母三迁”、“陶母退鱼”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应该看到,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粹,大多正是通过千百年来族务活动传承下来,使之成为我们今天引以为自豪的精神财富。
    三、有助于建设和谐家庭,增强建设和谐社会的支撑力。
    社会是海洋,家庭是港湾。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吉祥。重视家庭和谐关系,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国自古就有“家国”、“修身齐家”之说。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家庭。家是国的基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是平安社会的坚固防线,也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没有千家万户的和谐,何谈社会的和谐。
    开展族务活动,建设和谐家庭,就要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民主协商的家庭氛围为主要内容,构建和谐相处的文明家庭新模式。
    《诗经》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为人子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身体力行的义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就是知恩感恩,就是报答父母的生养之恩,报答社会的培育之恩。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没有孝敬之心,就很难想象他会真心实意地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毛泽东一九五九年回到韶山的第二天,天不亮就踏着露珠,来到父母坟前,动情地说:“生我者父母”;朱德委员长感人肺腑的《母亲的回忆》,是经久不衰的中学教材;陈毅元帅六十二岁时为重病在床的老母亲涮洗尿裤;共和国上将许世友“生不能尽孝”,死后回家乡,与母亲共冢,陪伴在母亲身旁;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两赴西藏前,向老母亲跪地辞行。这些感人至深的懿行,彰显出新时代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的光辉形象,为世人传为佳话。儒家之孝,演绎成五伦之孝,推家及国,以孝齐家,以孝治国,达至和谐大同。应该说,这是将家庭和谐和社会和谐高度统一的思想精华。
    长幼之和谐,传统之维系,尊老爱幼风尚之弘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族务通讯》第七期的《同堂评“五好”  和谐大家庭》,介绍怀宁衍秀堂徐氏首次评选五好族裔的活动,就切中时弊,很有新意。第十一期介绍的爱国军人徐炯庵的抗日事迹,教育后生效仿前贤,爱家爱国。
    值得指出的是,族务活动与政治气候、经济环境,有很重要的关系。民间修谱作为一种自发的文化现象,表现得比较复杂。政府对民间修谱及族务活动,既不反对,也不提倡。这就要求我们开展族务活动时,把握好以下三关。

    一是不能脱离国家法律的范畴。

    要明白,任何一个宗族,都是中华民族和睦大家庭中的一员,社会的一部分。党和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族务活动就要作为创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资源,以“八荣八耻”的要求,以家族历来倡导的优良风尚为出发点,弘扬正气,鞭挞丑恶,达到族内团结互助,邻里和睦相处。族务活动就是要使族人相互联络沟通,传递信息,扶持帮助,制约不良行为。从而通过千万个家庭乃至宗族的努力,来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

    二是警惕农村宗族势力借机抬头。

    这与第一个方面是相关联的。以往修谱,常有所谓的正宗之争,造成分裂。而今,人们心态在变,不会再彼此争正宗了。如果族务活动走向歧途,形成一种宗族势力,干扰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甚至取代党组织活动,那就是一种犯罪了。家庭成员犯了法,不交国家法律审判,而是“家丑不可外扬”,进祠堂“家法行事”,就也很荒唐。前些年“内参”上曾刊载了江西省一些地方宗族势力猖獗,影响安定团结,导致政府下大气力,遏制宗族势力发展的消息。这一教训,值得记取。

    三要防止借机敛财增加族人负担。

    在农村一些地方,族务活动中,不乏有人借机敛财,劳民伤财。要求族人集资多少,结果收了多少钱,用于哪些方面,少数人暗箱操作,由此引起族人心头不快,无形中增加了族人负担,当然也违背了族务活动的初衷。
    对今后如何办好《族务通讯》,简略地提出一点建议。一孔之见,姑妄言之。

    一、注意发掘传统的精华,要有经典之作

    《族务通讯》要对本族流传下来的一些传统文明,兼容并蓄,除其糟粕,吸其精华,发掘整理,传之后世。
    这方面的东西不在多,而在精,要有警句名篇。周恩来总理的先祖周敦颐,留下过一篇仅百余字的名篇《爱莲说》。这篇文章深邃的清廉文化,至今还在滋养着我们。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勉励后代,“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寥寥八字,隽永意长,妇孺皆知,奉为经典。

    二、注意注入鲜活的东西,要有时代特色。

    旧时家谱,大多晦涩难懂,不知所云。要适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适合现在青年人的口味。同样,作为族务活动载体的《族务通讯》,也有个可读性的问题,要少一些学究气,多一些新鲜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总结出的“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就有创新,既涵盖面广,又雅俗共赏,群众易于接受。北京顺义区望泉寺村成立文学社,让农民建文化新村,圆文学夙梦,其中农民王宝森在春联创作会上,作的对联是:“柴锅土灶烟熏火燎已成昔日风景,小区新楼窗明几净入住幸福人家”。他的老伴作的对联是:“爱丈夫也爱公婆春满农家院,疼儿子更疼媳妇喜盈小康门”。我以为,适当刊载些这类内容的东西,还是有益的。

    三、注意做到实事求是,要秉笔直书。

    族务研究,虽不要求有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笔法,但不溢美,不唯上,是可以也应该做到的。彪炳千秋的,要浓墨重彩;遗臭万年的,亦不可回避。既要记载“过五关斩六将”的辉煌,也要留下“败走麦城”的教训。因为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镜,可知得失。反面教员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徐继达老主席,离开领导岗位后,退而不休,老有所为。天柱山开发,张恨水研究,山情水意共天长。倡导栽植的梅花,正在隆冬竞相绽放。编印《族务通讯》,三年辛劳,乐此不疲。这种矢志不渝,激情相伴终生的人生境界,值得我们效仿。我相信,为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他一定还会有更大的作为。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