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皖西南 徐氏 宗亲联谊会

皖西南徐氏联谊会《族务通讯》第十九期

   发布时间:2010-10-10 来源:


皖西南徐氏联谊会《族务通讯》第十九期
 

Word电子文稿)  

2006年6月26日

   

《中华徐氏通谱》第一卷即将出版

  《中华徐氏通谱》的编修,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四川大竹县退休干部徐鸿章宗亲发起。他以发挥“余热”的精神,开始了这一项对族人有益的工程。他从编修家乡局部地区(八个县市)的家谱为起点,在获得了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再扩大范围,提出编纂《华夏徐氏通谱》的重大任务。
  任务的提升,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首先他联络川、渝地区的热心宗亲共同起步;然后又主要以个人之力,花去数万元的积蓄,跑遍国内
20多个省市区,收集了大量的材料,联系了更多的共识之士。
  上世纪末又得到了北京宗亲徐自强等人的支持,并于
2002313日在重庆召开了编修人员座谈会,会上宗亲一致提出将《华夏徐氏通谱》更名为《中华徐氏通谱》(简称《徐通》)。
  《徐通》编纂的目的是:拟在众多徐氏谱谍的基础上,梳理出一部范围更广、世系更多、贯通时代更长的族谱,以便为海内外徐氏宗亲寻根问祖、国内族人联宗并谱,开辟更大的活动空间,从而联系、团结更多的族人,为建设富强的国家、和谐的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徐通》编纂的原则是:以血缘世系为根本,汇纳百家;以自愿入谱为主,求同存异;以实事求是为准绳,不勉强联谱并宗;凡愿合作者均欢迎,不搞一言堂;先以讨论稿形式,内部梓行,条件成熟再公开出版问世。
  《徐通》编纂的基本步骤是:
  
1、以公开印制的各种谱谍材料和调查后认可的材料为基础,理出全国徐氏谱系的篇、章体系。
  
2、每一个篇章中,又以佐证材料的有无多寡,分出贯通世系、待接世系、原存世系三个级别。贯通世系,反映本书编者倾向性的意见,供族人研讨;待接与原存世系,则基本上是将原有的材料,纳入本谱的体系中,以供族人补充、修正。
  
3、有些篇、章、节后,还原样附录了相近世系的有关材料,以供参阅、研究和修改补充。
  
4、凡现在族人,愿将各地各宗现存材料编入本通谱者,将尽量采纳;如因时间关系,在第一次印刷中未纳入者,可在二次、三次……印刷中增补纳入。目的是:力求材料更丰富,争取能更全面地广泛地反映徐族世系的实际情况。
  《徐通》拟编三卷。第一卷:源流、世系;第二卷:人物;第三卷:文献。分卷编纂,分册出版。
  现在,第一卷讨论稿已编就,除前言、后语外,共分二篇,九章。
  第一篇:源流。
  包括《释“姓氏文化”》、《徐氏源流初探》、《徐氏家谱四议》三部分。
 
   第二篇:世系。
  第一部分:贯通世系。(略)
  第二部分:待接世系。
  第三部分:原存世系。
  《中华徐氏通谱》第一卷讨论稿计划
2006年夏出版。开本为大十六开,约600页。成本费每册85元人民币。《徐通》编纂处内部印刷、发行。

                                                  北京古贤徐文化交流中心
                                              《中华徐氏通谱》编委会
                                                
200633

  

《徐文化研究》发刊词

  自我国有人类记录以来,徐人便在徐地(或称徐方)创立起自己的文明。徐人先于华夏其他部落最早发明房舍,率先告别巢居穴处;徐氏的先祖伯益佐大禹治水,发明了水井,使远离水源的族人解除了用水之忧。
  《尚书·禹贡》谓:“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底平。其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由此可知:当时徐地产五色土,徐人已知制作乐器“浮磬”,又知采集“蠙珠”,还可植棉、养蚕纺织“纤缟”,其文化远远领先于其他部族。
  从江苏省徐州市下辖邳州市出土的24件徐国礼器也可以看出,当时徐国文化十分发达,甚至优于西周王朝。徐文化之对于鲁文化(主要是指儒家学说)、楚文化、吴文化、越文化都曾产生过巨大影响,是独立于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之间的淮海文化的源头,对南北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徐州是徐人、徐文化的故乡。徐人与徐地、徐地与徐国、古代徐国与现代徐州、徐文化与其他文化等问题,正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研究。
  徐国历史研究会成立后,决定编辑、印行《徐文化研究》,其目的是藉此为平台,加强同境内外徐文化研究者的联系,发现研究人才,推出研究成果。完全有理由相信:《徐文化研究》的创刊,必将推动徐文化研究更加深入地展开。我们殷切盼望广大同仁热忱地浇灌《徐文化研究》这支稚嫩的花朵,以期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再结丰硕之果。
  编者按:徐州,是古徐国所在地;是中华徐氏祖庭、发详地。
20041120日,经该市民政局、市社科联正式批准成立“徐州市徐国历史研究会”后,他们自筹资金创办了“徐文化研究”期刊,为研究、弘扬徐文化提供了这么好的阵地,我们理所当然要为这支既古老而又年青的花朵,尽心尽力浇灌、培土,使它再现新的光彩,久盛不衰。

 

溯本追源浙西行

徐 承 钦

    2006424日—29日,迎着晨曦,皖西南徐氏宗亲联谊筹委会继达、敬宾、际勤、承钦一行四人,自潜阳再次踏上征途,驱车前往浙西访祖寻根。

从源头说起

  皖西南徐氏约有18万宗亲,大部分都是凰冈大太公后裔,于元末明初先后自江西迁来,分为九都、沙河、鸡子河、上清、岩上等支派,分散居住在桐、怀、潜、岳、太、望、宿等县。按老谱记载,大家都知道我们共同一个祖先大太公,讳密字布卿号行甫,生于唐僖宗乾符已亥(公元879年),原住浙江龙泉,是唐末进士,任职郎官,后唐庄宗同光甲申(公元924年)解组南还时定居凰冈,为凰冈徐氏一世祖。密公生子一,讳清字濂溪,时称小太公。二世祖小太公生子七,一公、二公、四公、五公返回龙泉;三公、六公、七公留住凰冈。致于凰冈何地?祖茔何处?支派分布,子姓繁衍……等都得不到证实。
  
20049月,潜山宗亲继达、敬宾、志诚,怀着敬祖寻根之赤诚,越山涉水,不辞辛劳,几经周折,终于在江西鄱阳昌江北岸,找到了数百年来历代宗亲殷切期盼的密公发祥地———凰冈。在当地宗亲徐光珠等热情接待指引下,找到大太公、小太公祖茔墓地。此行由敬宾、继达宗亲撰写了“寻根问祖访鄱阳”等两份资料,载于《族务通讯》第六期。消息传开,给皖西南十余万徐氏宗亲带来极大的震憾与欣慰。
  为进一步核实史实,
20062月,继达、旵东、际勤、承钦四人,携带皖西南原修老谱再赴凰冈寻根 ,不久由际勤宗亲撰写了《追寻先祖的足迹———江西凰冈之行》,刊于《族务通讯》16期。经核对,凰冈当地宗亲为三公、七公两支后裔,现已无六公后裔。而迁入皖西南的则为三公、六公支派后裔,目前尚未发现有七公支派迁入。凰冈保存的三公、六公与皖西南保存的三公、六公老谱,所载大太公以下十三代的三、六、七公支派世系完全相同,历代祖先名讳、官职、葬地也完全一致。同时,两地记载的凰冈居址、狮子山、祖茔墓地,凰冈八景等诗篇,除个别字词外,也完全相同。凰冈八景,遗址犹在。这些都充分证明,皖西南与凰冈宗亲虽失去联系近600年,但自大太公定居凰冈,由唐末至明初这500多年的先祖支派世系,一清二楚,准确无误。确证密公是我们共同的血缘嫡祖,虽然随着子姓繁衍,支派的迁徙变更,遍存华夏,已难汇集,而对密公定居凰冈至今的1082年历史,已得到确证,消除了几百年来的困惑。

衢州·徐堰王庙

  为追寻江西凰冈三世祖一公、二公、四公、五公返龙泉的足迹,为寻访唐代大名家韩愈撰写的衢州偃王庙碑记及谱记载“衢婺二州为偃王续庙者何止二百余所”。我们倍感溯本追源之重要,商定浙西访祖之行。
  顺道在旌德、绩溪考察了江氏宗祠、胡氏宗祠之后,
25日,穿越浙北高山“千里岗”,一路巍巍群山,钟灵毓秀。途经开化、常山都是徐姓人口较多的县域。中午,抵达衢州。衢州市政协文史委潘主任接待了我们,当听到我们是来了解徐氏姓氏史料时,便立即提到徐偃王。潘主任介绍:“徐偃王在衢州很有影响,几千年来,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衢州市志办劳乃强先生对偃王史迹很有研究。”并将劳乃强先生撰写的《灵惠仁慈王徐偃王》这篇资料,推荐给我们。据资料介绍:徐偃王是周朝的一个诸候国王,《尸子》、《荀子》、《史记》等史书都有记载。他以仁义治国,江淮36国诸候来朝,周王恐惧,令楚伐徐,偃王不忍斗害其民,不战而走,避居彭城(徐州)。也有的说南迁浙江。因而在“春秋无义战”的混乱年代,徐偃王这种仁义爱民的行为,受到普遍称赞,徐偃王也就成为历史上“仁义之君”的代表。所以,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受时任衢州刺史徐放之请,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撰写了《衢州徐偃王庙碑》这篇名留千古的碑文,颂扬偃王“仁君”形象,鼎力维护儒家道统。据介绍,韩愈撰碑的徐偃王庙,就在龙游县的灵山。
  龙游属衢州市管辖,相距数十公里。该县是有
2200多年建制的古城。这里地处金衢盆地,山环水绕,面积1100平方公里,人口约39万,是个富饶之乡。现在这座古城规划建设得很美,浙赣铁路穿城而过,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下午四时许我们到达时,县政协办公室王国清主任接待了我们,并陪同我们立即赶往灵山。
  灵山在县城以南,离城不远。徐偃王庙在公路东侧的小山顶上,我们怀着无限崇敬心情,缓步登上山坡,虔诚的拜谒了偃王座像,参观了庙宇、碑亭。据庙主赖斐先生介绍:“徐偃王庙原在灵山中街,称‘仁惠庙’。因宋绍兴
27年(公元1158年)曾加封徐偃王为‘灵惠仁慈王’。原庙已毁,现在庙宇是1998年由当地百姓捐资移建的。目前,偃王纪念馆尚未完工。”并介绍“灵山徐姓大部居住在灵山老街,徐克才家还存有徐氏老谱。”于是,我们即冒雨前访。老街是傍着灵山江自南向北一字排开约1公里长的古村落街道。居民较多,街道原分上徐、下徐,有近千户烟灶。狭窄街道,古朴民居,小街悠悠,鳞次栉比。虽有不少损坏,但还保留有画栋雕梁,荡漾着古老的历史气息。隔着灵山江对岸的一抹青山,与村街平行迤逦,宛若屏风,方志记载,称作徐山,后因徐偃王庙祈雨灵验,就叫灵山了。
  五点多钟到达徐克才家,下着大雨。克才宗亲,年近六旬,正在吃晚饭,我们说明来意,想看徐氏族谱。他面露迟疑,不答不理。经一再解释,方获许诺。随即净手、焚香、揖拜,庄严捧出族谱。面对这位淳朴老实、虔诚敬祖的浙西宗亲,我们心情激动,肃然起敬,血浓于水,倍感亲切。取出的是一套完整的徐氏闻世堂谱,民国九年重修,共计
10本,保存完好。际勤宗亲拿出相机录拍,克才宗亲一面协助,一面告诉我们,他是祖居这里的,灵山徐姓很多,浙江徐姓也多,已几十年末修谱,这是灵山保存的唯一一套徐氏族谱,很多人来找过,他怕受骗,一直不敢拿出。并说:我们这里徐姓都讲是徐偃王时来浙江的,对偃王很敬仰,年年正月二十偃王生日时举行庙会。浙江偃王庙原很多,到处都有。当年由韩愈撰写碑文的庙碑,就竖在灵山中街的偃王庙里。后断为两截,上半截据说清咸丰年间战乱时,被湘军中的一个师爷掳走,并留下两句诗,大意是说:要想找回这半截碑,就请到洞庭湖畔来。下半截灵山人曾建“景韩楼”庋藏,抗战时“景韩楼”被日军炮火炸毁,半截碑就藏在他家,解放后,他父辈交给政府,现收藏在衢州市博物馆。
  临行匆匆,我们和克才宗亲合影留念,千里情怀,依依惜别!回到县城已是满街灯火。

龙游石窟·徐人

  龙游县政协同志告诉我们“龙游石窟”也与徐人有不少渊源。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26日上午前往参观考察。
  龙游石窟位于龙游县城北郊三公里凤凰山麓衢江与灵山江汇合处的石岩背村。这里是座小山,山上明、清时建有“竹林禅寺”,称“小南海”。
1992年当地四位农民发现由24个大型石窟组成的地下洞室群,平面布局,错落有致。目前已开发供旅游的5个,每个石窟内面积小的数百平方米,大的2000多平方米,窟内空间高度30-40米。园穹窟顶,子留石柱,洞顶洞壁凿痕清晰整齐。石窟气势恢宏,规模浩大,鬼斧神工,世界罕见,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发现”。
    龙游石窟,神奇莫测,已成龙游县乃至国家重点旅游胜地。石窟何人、何时开凿?有何功能用途?已是千古之迹,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其中不少都涉及到石窟与徐人的关系。
  浙江师范大学徐云峰教授考证:《左传》、《国语》等史籍记载:石窟所在地的龙游,古称姑蔑,属东夷族,又称淮夷,原与徐国都在淮水流域。鲁伯禽即位后,不断进攻淮夷、徐戎,迫使姑蔑南迁太湖,又遭吴国攻击,再迁龙游,与越国为邻。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时,姑蔑为报吴国之仇,与越为盟。打败吴国后,越、蔑均欲向北扩展,逐鹿中原,举国北迁,这样龙游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而此时徐国,在经历偃王弃国后,据传世和出土文物证实,东周时,徐又复国,有徐王粮、徐王庚、徐王义、徐王义楚、徐王章禹等先后为王。到公元前
512年,吴国灭徐,章禹奔楚,王室后裔及子民先后大批南逃。徐与姑蔑史有联盟,姑蔑北迁后的空间,徐人正好填充,散居各地的徐人,也向江浙云集,尤其是姑蔑之墟的龙游,便成徐人聚居的中心。
  徐云峰教授还分析,一、二号石窟中壁画是越、蔑公元前
478年灭吴时著名“笠择之役”的鏖战图;二号石窟东壁龛中的断头石像为公元前482年“泓上之战”中被吴国杀害的“姑篾子”。当时这样庞大工程,肯定有云集龙游的大批徐人参与。为建石窟徐人献出了血汗与智慧。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董楚平研究员,根据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记载,徐人有“凿石为室”的文化传统与技术基础,推断龙游石窟的始作俑者可能是徐国遗民。徐于公元前
512年被吴灭国后,成惊弓之鸟、亡命之徒,来到偏远的浙西龙游聚居后,凿石为室,隐居蓄锐是合乎情理的。徐是中原古老民族,东夷第一大国,春秋时已有发达的青铜文化,拥有青铜工具和熟练技术,石窟开凿者应为徐人。后来,才被用作勾践复国的隐蔽体。
  署名李铁匠的学者,据其掌握的史料推断,龙游石窟是徐偃王及其嗣王、大臣的陵寝和复国基地。
  ……
  考证推测很多,不论石窟与徐人的关系如何?但这些推测考证都证实了在
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徐人就已大批南迁江浙,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推动了社会进步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龙泉·寻根访祖

  凰冈老谱记载,凰冈三世祖之一、二、四、五公返龙泉,说明龙泉是我们先祖的原居地,也是我们这次寻根访祖的目的地。
  龙游至龙泉近
300公里,穿越仙霞岭山脉,汽车大都行驶在深山峡谷或隧道中。恰逢阴天,细雨蒙蒙,两傍竹木,郁郁葱葱。沿途人家很少,汽车一直在昏暗朦胧中前进。在一处泉水淙淙的峡谷山溪边,找到一家饭店,刚下车,就接到安庆际楼宗亲电话,询问访祖情况,真是江南江北,宗亲们都系在寻根访祖上。
  龙泉是丽水市辖县级市,唐时建县,古属处州,龙泉溪穿越市区经丽水流注瓯江,从温州入海,是古时主要运输水道。
  动身之前,敬宾宗亲通过当地邮友孔海先生联络,到达后市政协文史委王水德主任非常热情、主动帮助我们与市人大副主任徐承禄、党史办徐承宾、文化馆徐启佳几位联系。他们听说安徽宗亲来访,热情有加,当晚召开了座谈会。承禄宗亲因公外出,启佳宗亲虽年届八旬,谈吐不减当年,相见恨晚。
  承宾宗亲是搞文史工作的,他把市情概括介绍后,大家就畅谈起徐氏族史。据他介绍,龙泉姓徐主要居住在上垟等乡镇,解放后末修谱,族务活动少,互相了解不多,近年才引起重视。他带来亲自抄录本支派的两篇谱序和世系表。
  一是宋太平十二年岁次丁亥白岩谱序,记载他们是偃王后裔,传至洎,为汉秘书监江夏太守迁金紫光禄大夫,避难过江,居东阳太末县(龙游古称)洎里村。再传至知章公,自龙邱里村即灵山徙居白岩。二是民国九年纂修桥坑徐氏宗谱序,记载桥坑徐氏自偃王传至元泊,仕夏太守迁金紫光禄大夫,于阳朔(汉成帝第三个年号)二年(公元前
23年)避难过江,徙于太末县姑蔑乡,传至知章公因金人南侵,转徙松阳(松阳县1958年并入遂昌)南州,再徙白家岩、录绕,至洵公卜居桥坑。两序有洎和元泊的记述,立即引起我们注意。因凰冈老谱也记载伯益55世孙洎,汉元帝建昭四年(公元前35年)任江夏太守,成帝和平(成帝第二个年号)二年(公元前27年)迁秘书监金紫光禄大夫,两谱所记朝代、官职,完全相同。仅时间记载,凰冈谱是记任职,桥坑谱记避难过江,任职在前,避难在后,也完全合理。所不同者,桥坑记“元泊”,白岩及凰冈记“洎”。而据徐建华编《中华姓氏通史·徐姓》,徐伟坚编《徐氏古今文化大观》也都有两种记载。不论是“洎”与“泊”字的误印,还是记载差错,而同朝代、同时间、同官职则肯定是一人。因此,可充分证明,洎公是我们的共同嫡祖,从公元前23年避难南迁至公元924年密公凰冈定居,把我们追寻先祖的足迹又上推947年。为我们溯本寻根提供了证据。
  承宾、启佳宗亲,还联系上垟,作进一步走访,因上垟是福建迁来,又找不到老谱,只好待访。他还领我们参观了他侄儿徐朝兴创办的“朝兴瓷苑”,他们继承发展了宋代龙泉青瓷的哥窑工艺,产品多次获奖,远销国内外,很有名气。李铁映曾来苑参观。朝兴是国家级工艺大师,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津贴,获李鹏接见。承宾宗亲介绍了辛亥革命先烈徐仰山事迹和其他徐姓知名人士。他们过去或现在都在默默地为龙泉发展而辛勤奋斗。

悬 念

  历时六天,行程四千里,跨越皖浙闽赣四省,各处宗亲,家人相待,诚恳热情,感触颇深。通过走访座谈,获得不少徐姓南迁江浙的资料,应该说颇有收获,但留下更多的还是悬念。
  首先,密公是从龙泉到哪里出仕?凰冈三世祖一、二、四、五公返回龙泉又在何处?这都是我们的迫切期盼,待考。
  其次,洎公避难过江,也还须更多的资料证实,洎公至密公之间的
947年,世系支派,迁徙居址?也属空白,需要填补。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希望。这就是浙西宗亲们对宗族活动,对族史研究,积极热情,认真负责。目前,虽然方才起动,相信他们一旦行动起来,必将给我们带来新的信息、新的希望。
  我们企望祖宗有灵,而溯本追源更需要广大宗亲协力同心。

 

 

我终于找到了老谱

潜山   徐吉东

  潜山县塔畈乡的山村里,居住着一支由山外迁入的徐氏后裔,共有50多人,我是其中一员。从先辈丢下一块模糊不清的祖宗牌位看,从贵银公开始的“贵”字辈,到现在的“礼”字辈,已经历了八代,约200余年了。但究竟是从哪迁来的?从“贵”字辈上溯近祖的派行有多少?祠堂在哪里?等等,因为没有老谱,就一概不知,宗的们,特别是年高辈长的老宗亲,无一不感到困惑。
  因为我是教书先生,大家都重托我查访家谱,寻根问祖。我本人也深受先人恩泽,倍感为人后裔,敬祖睦族极为重要。因此十多年来,不论是走在路上或是睡在床上,尤其在假期之日,只要有空闲,我都默默呼唤:“先祖,您在哪里?”。不知情的人认为我幼稚可笑,殊不知我有个特别的家境。我三岁时,父亲就撒手人寰。当时哥哥六岁,弟弟在父亲去世后一百天才出生,这个家全靠母亲一人将我兄弟三人养育成人,成家立业。这期间,母亲付出了“罄竹难书”的艰辛。曾记得,我小时冬天没有穿过鞋,冻得像板栗壳一样,鲜血直淋;夏天无钱卖衣光着身子,晒得像栗炭一们黑;锅里断炊,母亲炒稻糠,磨碎充着吃,大便解不下用手抠。我小时生一身疮,体质非常不好。因家境贫困,只上小学四年级就休学了。在这样度日如年环境里我怎么能活下来?首先是母亲的血汗养育了我,我的存在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宗亲中先人、长辈的有形、无形的呵护,是血缘亲情的雨露。还要感谢共产党。是党把我送到部队大熔炉进行锻炼。退伍后当上了老师,又被送到安师院进修。既然当了教师,为人师表,就要为国尽忠,为族尽孝。孝,为立身之本。
  历史的责任,使我自觉进入角色。看到别的姓氏在续修家谱,我多么渴望找到老谱,弄清近祖脉络,自己也能尽孝、尽责,修一本自己的家谱。十年前,听说彭河乡徐吉福宗亲保存一本贴身谱,我去查看,对不上号,扫兴而归。前些年,听说棋盘乡宗亲修了家谱,通过当地徐南山找到了续修文总徐仞岗先生,他帮助我查遍全谱,也查不出贵银公及其上辈。近祖啊!您到底在哪里呢?
  去年四月,黄柏乡徐金苗宗亲对我说:潜山县城,成立了“皖西南徐氏宗亲联谊筹委会”我因执教无空,派大侄徐金平到梅城查访。徐继达宗亲接待后,他指点到怀宁高河镇徐家咀(前咀)询查,经该支系洪旺、洪高宗亲查遍全谱,仍不见近祖足踪。怎么办?再找。
  经指点,我们再到怀宁高河镇徐家咀(后咀)查找。这里是元末明初,从江西凰冈迁来的华三公后裔,亦称沙河徐,正在进行七修宗谱。电话上同七修主编徐累奎宗亲联系后,今年
319日,我同造武小叔一行三人,前去查阅老谱。因为互不相识,双方在高河街头寻找两个多小时,见面后,累奎老人非常热情,带我们到家泡茶上烟,经询问我们家史,看过支系图后,老人拿出民国廿年(一九三一年)六修宗谱,从40卷家谱中,熟练地拿起卷八,再翻到崇圣公房杰公裔乐山公支下,贵银公世系,我们从头到尾一看,谱载:贵银公生子五,长子:子忠;次子:子恕;三子:子元;四子:子德。子忠公子二:长子:积康;次子:积华……这和祖宗牌位完全一样。我们惊奇欢呼:啊!正是我们的家谱,几十年失去联宗,十多年四处寻找的近祖,终于如愿以偿了。我的心情万分激动,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我这个“洪”字辈的后裔,向高我两辈的累奎老高喊一声;“您是我爹爹呀!”。接着用手机拨通继达老电话:“老宗公!找到家谱了。向您报喜。”多年的心病终于解除了,我心中暗暗祈祷祖先。
  不知是巧遇,还是先祖有知。正在撰写七修谱稿之日,巧遇几十年寻祖得意之时。
19日当天,累奎老不辞劳苦同乘班车来到塔畈。这里宗亲像过节一样,人人都沉浸在欢乐幸福的氛围中,笑啊!传奇式的交谈呀!大家都围着累奎老人,老人边问边写谱稿,一刻也末休息,一直忙到深夜。为他办的丰盛的饭菜,杀了土鸡,老人不吃烟,不喝酒,不食荤,只吃点家常菜,至今大家都过意不去。
  我们这些几十年失去联络的后裔,终于迈进了皖西南徐氏大家族。宗亲们打算建立文化园,编四大支系的联谱,我作为一分子、一滴水,要汇入涓涓细流,流入长江、大海,在历史的长河中奔腾不息,奋勇向前,为兴族富民强国作出应有的奉献。
    顺颂打油一首:
                                    续修家谱,四支共联。
                                    百流汇川,凝聚向前。
                                    兴族强国,共辟新篇。
                                    振兴中华,丹青永鉴。

 

 

孝道论坛


冯哲教授谈孝道

  中国有编年史以来,记载着五千年源远流长和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史。……我们作为中国人,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国家,了解自己的历史,了解自己的文化。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文意义上的中国人,学习我们祖先,效法我们的先贤。就我本人从事的工作,要让中国的儿童或者说全球的华人青少年,做到孝亲尊师,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孝道。德之本是孝道。……。我在四库全书的电子版上,做了一个检索,发现古圣先贤的历史著作中,有关孝道的,大概有一千多处。谈到不管是作为为政者以孝治天下,还有论语中谈到的孝悌,人之本与,大学中开章明义地谈到所谓的明明德,止于行善,……善于孝等等。

      (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主任冯哲教授20021222日在香港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落成典礼大会上的讲话)

   

百善孝为先

  夏日回乡下避署,见到故人依稀,颇感忧伤,惊闻几位同龄老人的不幸遭遇,更觉心中不平。小村中有两对老人,因年老多病,无钱医治,加之子女不孝,竟喝下农药,双双自尽。还有一对老人,因儿媳嫌弃,独居偏屋,自炊自理,每天只给大米一升,其它一概不问,有天老父想吃豆腐,就用大米去换,不料媳妇知晓,赶来一顿臭骂,将豆腐砸成碎片,声言今后不再供给粮食,老父受辱,一气之下上吊身亡,老母孤身一人,从此挨门乞讨,境况凄凉。诸如此类情况,相邻村组也时有发生。这说明农村老人赡养,已成为一个不轻松的话题。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孝感动天”的故事,《大禹漠》上说:“舜当初在历山时,到田里去耕作,每天对着上天哭泣,替父母分担罪行,自我引咎……”舜是古时
24孝之首。唐时望江城北有昭贤乡镇,曾名“孝感乡”,“孝感”就是“舜孝”的代名词。由此可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老,首先要在衣食住行上关爱老人,作为儿女,再苦也不能苦老人,与此同时,还要让老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交流,时刻体贴和关怀着老人,就像幼时父母呵护自己一样。
  日月如梭催人老,问君能有几多孝?“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全社会和天下做儿女的都要进一步关爱老人,使每一位老人能够在物质生活上更有保障,精神生活上更加丰富多彩,让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能够继续得到弘扬,愿天下所有的老人笑颜常驻,安享晚年。

                                                      (原载《安庆日报》下午版2004812日)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