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皖西南 徐氏 宗亲联谊会

皖西南徐氏联谊会《族务通讯》第十三期

   发布时间:2010-10-10 来源:


皖西南徐氏联谊会《族务通讯》第十三期
 

Word电子文稿)  

2005年11月18日

    徐国是殷商文化的继承者。……
  徐文化是中国古代先进文化之一,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
 
——摘自“中华徐氏宗谱通谱卷一”载蒋岚宇先生“徐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一文

   

 

 

 

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组成人员名单
2005
111日潜山徐氏宗亲第一次代表会议通过

  名 长:若干人,待定。
  顾   问:徐玉明、徐成年、徐基茂、徐洪顺。待定若干人。
  会   长:徐继达
  常务副会长:徐旵东。待定一人。
  副 会 长:徐志诚、徐礼智、徐建华、徐国珍、徐生怀、徐海涵、
       
  徐炳根。待定二人。
  秘 书 长:待定。
  副
长:徐英先、徐长华、徐春山。
  以上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常务理事会,负责实施代表会、理事会后的日常工作。
    理   事:徐际昌、徐光荣、徐忠良、徐世江、徐基栋、徐华来、
                徐建斌、徐洪驰、徐艮才、徐 进、徐华柱、徐叶根、
                徐金苗、徐基群、徐成龙、徐海峰、 徐国成、徐王生、
                徐际坤、徐际胜。待定若干人。

   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秘书处可下设若干业务小组,由常务理事会决定。

 

为挖掘、研究、弘扬徐氏优秀历史文化

     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隆重召开

  继325日皖西南徐氏宗亲座谈会(以下简称3·25会议)后,潜山与会代表积极贯彻落实会议要求。经过半年多的联络、酝酿和筹备,条件成熟,于2005111日在潜山县城隆重召开了潜山徐氏宗亲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参加大会的代表共30多人。会议由徐平宗亲主持。上午继达宗亲作了“挖掘、研究、弘扬徐氏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的主题报告;旵东宗亲就研究会的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作了重点发言。紧接着,代表们围绕两个讲话,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讨论,提出了许多中肯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一致同意,成立“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下午选举产生了研究会的领导机构的组成人员(成员名单另附);明确了研究会的主旨、目标和任务,并商定了当前具体的实施步骤。会议气氛热烈而又详和,开得非常成功。

(一)

  会议首先回顾总结了“3·25会议”以来潜山徐氏宗亲活动情况:(1)各分支的活动力度加大。特别是九都、沙河、鸡子河等分支的积极性很高、发动面广,分别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族务活动;(2)促进了支谱的续修。九都家派以下的支谱已部分续修完成,未修的也正在筹备。鸡子河连续开了二次会议,正加紧续修。沙河三乐堂已决定八修;(3)加强了寻根问祖,寻宗联谊活动。黄生、志诚、敬宾、际楼、国栋、国珍、际昌、建华、徐平等宗亲自费复印“族务通讯”分寄各地,主动与旅居或工作在国内外和海内外的宗亲联系,广泛宣传,反馈信息较好;(4)自觉捐资,支持基金会的建立。五月中旬以来,以徐际友(在岳西工作捐一万元)、徐礼斌(潜阳大酒店总经理捐一万元)、徐海涵(潜山大饭店总经理认捐五千元)为代表的宗亲等已自觉捐资共计三万多元,其中潜山宗亲捐赠的占90%;(5)加速了潜山研究机构的建立。六月二十一日,旵东、徐平宗亲主持召开各分支代表参加的筹备会议以来,许多年逾花甲的宗亲老人,耐着酷暑多次上门联络、推荐与会代表,促成了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

(二)

  会议对于“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这个机构名称的选定,综合多方面意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析:一、潜山是古皖文化的发祥地。六千多年来,包括徐氏在内的各姓氏文化,构成了丰厚的地缘文化的内涵;二、徐氏由饶州迁舒州的六百多年间,历代先祖继承、发展并留下了具有本族特色的姓氏文化;三、挖掘、研究、弘扬徐氏优秀历史文化,构建人文新亮点,可以联络国内外、海内外广大宗亲招商、旅游,与时俱进,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四、“殊途同归”,在国家宪法和法律范围内,采取不同途径,开展姓氏文化研究,有利于民族大团结,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与会代表经过酝酿和讨论,一致认为,“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这个名称很恰当,合理、合情。

(三)

  根据主题报告的设想,会议初步确定,从以下七个切入点———“四、五、六、七、八、九、十”为线索,进行探讨,有计划地进行徐氏历史文化研究。
  “四”。即潜山徐氏基本上归属梅、文、竹、万公四个分支,是由江西饶州凰冈始祖的第十代、十一代孙北迁后繁衍发展的。另有其它支派,待考。
  “五”。即从元朝至今,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新中国五个历史朝代。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初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畔争战十多年,造成民不聊生,徐氏等被迫北迁,(“也有明中期北迁的”)原因待考。
  “六”。从元末(约
1360年左右)北迁至今已六百多年。其间四个分支的历代祖先由移民———定居———创业———发展———再发展……这数百年耕读传家的历史,加上历朝科举不乏徐人等,值得我们挖掘、研究。
  “七”。即七个祠堂。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宝。迁潜的历代先祖,先后建成的七座祠(享)堂,在左倾路线时虽已全毁无存,但尚存不少祠堂史料,有待我们搜集整理,为将来有条件时联宗建纪念堂或修复宗祠奠定基础。
  “八”。即八修宗谱。从康熙至今,各分支都先后续修过八次以上宗谱。谱牒文化是与国史、方志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史料的三大支柱之一,大可挖掘、弘扬其中的优秀部分。
  “九”。即潜山境内徐氏大部分分布在青楼、三妙、棋盘、源潭、槎水、余井、水吼、黄柏、梅城等九个乡镇。人丁集中,便于活动。
  “十”。即潜山徐氏人口共计约有
10万人以上。其中九都约六万多,沙河约四万多,鸡子河约一万多,上请约1000人左右。从四位先祖夫妇八人,经过六百多年的繁衍,发展到现在的10万多人。这其间的发展史、兴衰史,大有文章可作。

(四)

  会议根据旵东宗亲的讲话精神,初步确定了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研究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编修《潜山徐氏联谱》。元末明初迁潜,这六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是怎样沿革的,有哪些典型的名人名事和功绩,现在潜山徐氏人口的现状如何,目前都不甚清楚,虽有部分新编谱牒资料,但很不系统,又不全面。徐氏四支先祖虽于清同治乙丑年公议联派,但未留下联谱。为发掘、研究、整理六百多年来潜山徐氏历史文化资料,弄清当代潜山徐氏的发展状况,有必要编修一套《潜山徐氏联谱》。目的是使我们的后代了解宗族发展史,孝宗睦族,弘扬祖德,爱国守法,共建和谐社会。
  要修好联谱,目前必须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成立联谱编修小组。主要任务是搜集整理各支派的谱牒资料,考察历史遗迹和文物,写好潜山徐氏六百多年的历史、世系、文化、人物概述。二是开展潜山徐氏当代基本现状调查。此项工作由各乡镇宗亲推选的理事负责,逐村逐组地填写徐氏调查表。各分支的族贤们要积极配合、协助理事们完成这项工作。会议决定,调查对象的登记、统计截止时间为
20051231日,调查结束时间(交表时间)暂定为2006430日。为慎重起见,2005年内,首先在原青楼乡和原水吼镇两地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行。会议商定,联谱的世系只能统修到原各分支相等同的某一派行(待召开专门会议商定),联谱未收录的以下世系由各分支续修支谱。将来,联谱(总卷)加支谱(分卷),综合起来,就能构成潜山徐氏一个完整的谱系。
  二、成立支谱编修指导小组,帮助各分支续修支谱。指导小组可按照联谱下沿派行统一序号列入计划。支谱原则上由各分支负责编修,若少数分支确实缺乏编修人员,可由指导小组派人帮助,或由指导小组召开支谱编修培训会议,统一指导。按照会议要求,力争在三年内完成联谱和全体支谱的编修任务。
  三、定期开展联谊祭祖活动,继承发扬先祖的遗德遗风,联络感情,交流信息。尽力联系国内外、海内外的本籍宗亲,为发展地方经济、文化、旅游业,招商引资,牵线搭桥。
  四、组建“潜山徐氏基金会”。发动族人自愿捐资,为研究会开展工作和各项活动提供物质支撑。此前本籍宗亲已捐献资金的归属和管理,按皖西南联谊筹委会与岳西县联谊机构领导集会座谈的意见处理。今后,凡本籍宗亲的捐资,除指名归属外,原则上归潜山基金会管理使用。
  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将来条件成熟之时,筹建“潜山徐氏纪念馆”(或“潜山徐氏宗祠”),为保存徐氏文史资料,开展族务活动,提供一个固定场所。
  六、协助皖西南徐氏宗亲联谊会寻根问祖,发掘、研究、整理徐氏自鼻祖若木公以来四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力争编印一套综述徐氏历史文化和世系繁衍的《徐氏宗谱(皖西南卷)》,并录制一张相应的
VCD光盘。为我宗后裔对徐氏优秀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可读、可观、可靠的史料。

(五)

  “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接受皖西南徐氏宗亲联谊会的指导,并按照其“联谊、寻根、继承、发展”的主题和“四为”基本内容,以七个切入点为线索,上朔四千一百年来徐氏的形成、繁衍和发展史进行有计划的探讨和研究。加强与县内外,国内外徐氏文化研究者的联系,共叙四海亲情,广交天下朋友,为振兴中华,为地方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会议结束时,全体代表一致表示:为搞好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甘愿义务参与,只求奉献,不图索取。
  至此,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的发掘研究工作拉开了序幕。

                                                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处
                                                   
2005118

 

 

贺  电

皖西南徐氏宗亲联谊筹委会秘书处:
  欣喜潜山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谨此致以热烈祝贺。古皖潜阳是徐氏发祥地之一,蕴藏着丰厚姓氏历史文化。相信你们会钩深索隐,开拓创新,为徐氏历史文化研究创造辉煌。

                                                     岳西县徐氏联谊筹委会
                                               
         2005111

 

 

中国祠堂概述

(摘要)

蔡丰明 窦昌荣

  在中国社会中,一些大姓家族由于族群庞大、族属纷多,因此在总祠堂之下,又往往会发展出分祠堂或支祠堂的形式。有些家族迁居某地居住数年后,由于人口兴旺发达,便会从原地迁出的祠堂中分出一支谱牒,另立宗谱,另建祠堂。
 
  中国祠堂的主要形制与建构,一方面体现了鲜明的祠庙特点,另一方面又有着一定的家宅风格。根据朱熹《家礼》中的描述,祠堂必须位于正寝之东,总为三间。正寝之外为中门,中门外为两阶,阶各三级。两阶之下,随地之广狭,以屋复之,使可容众家众亲立为度。又另立遗书、衣物、祭器及神厨等室于其东。又于具东缭,以周垣别为外门,常加扃闭。祠堂之内,以近北二架为四龛,每龛之内,置神主于桌上,主皆藏于柜中。置于桌上南向,各龛垂小帘,帘外置香桌于堂中,置香炉、香盒于其上。两阶之间,也要设置香桌。从这种建构的布置上可以看出,中国的祠堂是一种具有鲜明的世俗宗教特点的文化形式。
   祠堂中的祭祖活动,形式极其复杂,根据不同的祭祀时间和程序,又可分为常祭、专祭、大祭等类型。常祭在每月朔日
(初一)和望日(十五)的早晨进行;专祭在子孙遇有婚娶、生子、升迁等喜事时进行;而大祭则是在元旦、春分、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令中进行。其中春秋两次大祭最为隆重,届时家族中所有成年的子孙都要进入祠堂参祭,无故不到者要受到处罚。但是那些不忠不孝、奸淫赌盗、职业低贱的不肖子孙则没有资格人祠堂祭祖。祭祖的主要程序,有焚香、拜揖、瞻礼、告祝等,而每月的朔望,以及每岁的正、至之日,祭祀仪式则尤为隆重。祭祀前一日,要先行洒扫、斋僧之举。到了祭祀当日,全家早早起床,家长先在祖先神龛前放置新鲜果品,摆设盥盆、巾各二,阅列阼阶下后,接下去是其他人入门就位。主妇将盥盆、巾等物奉于祖先像前,然后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接下来是家长诣香桌前,降神、笏、焚香、再拜,然后复位。在位其他人再拜、参神。接下去再由家长执注,向神位斟酒,主妇执茶,执盘事者执汤瓶随之,上茶如前,再拜,然后复位。之后是在位其他人再拜,辞神而退……经过这样一套繁缛复杂的祭祀程序后,祠堂祭祖的仪式才算告毕。仪式结束后,还要举行宗族宴饮活动,这种活动在福建等南方地区被称作“吃祖”。
  祠堂也是家族中的长者向族中成员灌输家族意识、执行家教家法的重要场所。每月朔望,“子弟肃衣冠先谒家庙,行四拜礼。”(《借月山房汇抄》七十二册引《蒋氏家训》)对于违反族规家法的不肖子孙实行惩处,也大都在祠堂内进行。“全族中设有以卑凌尊,以下犯上
,甚至辱骂殴斗、持暴横行者,须当投明族长及各房宗正,在祠堂责罚示戒。”(《鲒琦亭集》)外编卷十四引,《桓溪全氏祠堂碑文》)由此可见,中国的祠堂具有鲜明的强化家族意识、延续家族血脉、维系家族团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除了具有浓厚的封建家族血缘色彩的宗祠以外,中国的传统祠庙中还有两种与宗祠形式非常接近,但又并不完全等同宗祠的形式,那就是神祠和先贤祠。所谓神祠,是
指以某个神仙形象为祭祀对象的祠庙形式;所谓先贤祠,则是指以某个先贤人物为祭祀 对象的祠庙形式。它们像宗祠一样,也是中 国古人举行某种宗教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只不过所祭祀的对象不是祖宗,而是某些神 灵或先贤人物。
  神祠与先贤祠的产生,与中国古人的神灵崇拜与圣贤崇拜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远古时代,中国民众不但对于自己的祖先有着强烈的敬畏感和崇拜感,而且对于各种神灵鬼魅和圣贤先哲也同样有着敬畏感和崇拜感。他们以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某些神灵来支配的,神灵的喜怒哀乐,不但会决定整个客观世界的运行规律,而且也会主宰世间所有众生的命运和前途。于是,各种为了向神灵表示讨好、献媚的祭祀活动便被大量创造出来了。《左传·昭公》云:“山川之神,则水旱疫疠,于是乎萦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云不时,于是乎萦之。”被中国古代民众视为神灵形象的,几乎涉及到了自然万物与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诸如风雨雷电、山川日月、龙凤龟蛇、花卉植物,都成了中国古代民众所崇拜的神灵偶像。与这种十分泛化的神灵崇拜观念相适应的,便是各种神灵祠庙的大量产生。在绵延数千
年之久的封建社会中,中国大地上不知道产生过多少幢神灵祠庙的建筑,不知道出现过多少处香烟缭绕的神灵祭祀的场所。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等中国历史上一些迷信风气广为盛行、鬼神思想严重泛滥的时期,各种神祠神庙充斥各处,数不胜数,对于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民众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隋代赵翼《陔余丛考》等书记载,元 朝时期,江南一带的神祠神庙为数最多,其中又以吴兴的项羽庙最为盛大。唐宋以来直至明清时代,江南地区信鬼神、好淫祀的风气仍然势头不减。唐朝时浙江西观察使李德裕在任期间,一下子就翦灭了当地淫祠1010所,可见当时的淫祀之风是何等厉害。 明清时期有的地区甚至还弄得无村不设庙、 无村不立祠的程度。
  圣贤崇拜是中国古代人们宗教信仰中
又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圣贤崇拜的对象不是完全虚构出神灵,而是有一定传说根据 或者实有的人物。这些人物有的因为政绩 显著、为官清廉、英勇抗战、为国捐躯等原因而受到人们的崇拜;有的则是因为恪守忠孝、品德高尚、才华横溢、心灵手巧等原因而受到人们的敬仰。他们去世以后,大都被人 们神化为半人半仙式的圣贤人物。《礼记祭法》云:“夫圣王之制祭祀也,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为了能够长期瞻仰圣贤们的光辉形象、弘扬圣贤们的崇高品德,人们选择了一些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处所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祭祀和纪念场所,这种场所就是所谓的先贤祠。先贤祠正中,大都立有高大威严的先贤塑像,祠堂的廊庑、厅殿,则陈列着表彰先贤圣哲们功德事迹的碑文、宇画和匾联,有的还有皇帝钦赐的手书。
  中国古代先贤祠的数量众多,按照不同的性质又可分为文臣祠、武将祠、清官祠、孝女祠等等。有些影响很大的先贤人物,如武侯、包拯等,往往一人就有几处祠堂,其中又以武侯祠的数量为最多。蜀汉丞相诸葛亮生前辅佐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创立蜀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中国历代人民的广泛爱戴。因此其祠庙的数量十分之多,其中在四川成都市南郊、陕西岐山县城南五丈原、河南南阳市西郊、甘肃礼县城东祁山、山东临沂市白沙埠、四川泸州市城西忠山等地,皆建有不同形式的武侯祠。当地民众经常前往这些祠庙祭祀供奉,以表他们对先贤诸葛亮的崇仰和敬慕。
  一般说来,先贤祠都是在贤达之士去世以后才建立的,但也有一些先贤祠却是建立于贤达之士去世之前,这就是所谓的“生祠”。建立“生祠”的原因,是因为此人生前就已具有较多的业绩,并在社会上和群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之故。
  
中国的祠堂建筑大都工艺精巧、规模宏大,体现了鲜明独特的古代传统建筑文化特点。从外形上看,祠堂很像一所富贵人家的宅院,方向多为坐北朝南,结构为3进或4进,顺序大致是前有门楼、中有前厅、后有正殿,有的还有后院。大型祠堂门楼的旁边,还建有石牌坊、石狮子、石栏杆等物。门楼与前厅的交界处,大都有一个较为宽敞的庭院。庭院中有廊庑、亭台、楼阁,以及各种花卉树木等。廊庑、亭台和楼阁里,大都陈列一些与祠堂主人生平事迹有关的碑文、石刻、字画、匾额、楹联等物,有的还有奇巧精制的雕刻和彩绘等艺术作品。规模较大的祠庙祠堂中,厅堂和正殿的数量往往不止一间。
  中国古代的祠堂祠庙大都建在风景秀美、依山傍水的地方,显示了中国古人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以及天人一体、回归自然的哲学理念。
  祠堂建筑虽然广泛建立于中国大陆的各地各处,但是从其分布的范围来看,却显得并不十分均衡。较有影响的祠堂建筑大多集中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而西北、西南地区则比较少见。尤其是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祠庙祠堂建筑的数量很少。中国祠堂分布格局与儒家文化影响力的大小有着很大的关系。祠堂建筑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产物,祠堂建筑中所反映的家族观念、等级制度,都与儒家文化所弘扬的宗旨一脉相承、息息相关。因此在那些儒家文化影响较大的地方,也往往就是祠堂建筑较为繁盛和发达之地。
  
长期以来,中国的儒家文化中心,一直是在华北、中原地区,尤以西安、洛阳、北京等地的封建帝都最为集中。因此,这些地方的祠堂数量相对较多,分布范围相对较为集中。明清以后,中国的商业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东南地区商业经济的崛起,致使祠堂建筑的分布格局产生了一种南向发展的趋势,在那些徽商、晋商、江南商、闽商、粤商集中的地方,祠堂的数量迅速增多,其规模格局也越来越大。而在那些儒家思想影响较为薄弱、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西北地区,祠堂的数量也相对要少一些。
  由此可见,中国祠堂建筑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众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大量的有关中国祠堂建筑和祠堂文化的观赏与了解,我们不但可以得到一种审美情趣上的享受,而且还可以更进一步地认识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更进一步地懂得中国民众的心灵世界。(续完)

                            (原载重庆出版社《中国祠堂》,本文摘自《祠堂博览》试刊号)

 

 

保护古建筑

   福建省长乐市在旧城改造中,遇到了古建筑的保护问题。谈市主要领导批示,要求按《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尽快研究古建筑的保护方案。然而,“五一”期间,该市大片古建筑却变成了废墟。

  按说,旧城改造是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领域,在旧城区范围内的任何建设活动都要十分慎重,不应有任何过失。旧城改造,不是旧城面貌“现代化”,而是要在基本维护原有城貌格局和交通格局的情况下,对应保护的建筑物外部逐步修饰,让中华民族的文脉延伸。

  前些年,因大量的“无知行为”,毁掉了太多的祖先留下的历史,这已成为难以弥补的遗憾,是无法用“检讨”、“悔过”来挽回的。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我们本应坚持保护历史文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塑造新时代的城市形象。然而,谁会想到,这类新的悲剧还在上演,使我们不断为古建筑唱挽歌。保护古建筑工作为何这么难?

  我们无意去探究长乐市有关方面顶风拆掉古建筑的原因,但我们有权呼吁,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力度应该更大一些。对顶风拆除古建筑的,对其加大处罚力度,必要时让其负刑事责任。否则,在今后的旧城改造中,还会有更多的古建筑被一些败家子毁于一旦。

  我国的古建筑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一部分,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这种文明用文字是无法生动地表现出来的,只有让古建筑本身及其环境完整地展示在人们面前,才能更确切、完整地体现古建筑的文化艺术价值,体现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建筑水平。保护古建筑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可敬的文明行为。

  保护古建筑,不仅是保存历史,也是在保护未来,我们应该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

                                                      (摘自《祠堂博览》第5期)

 

 

一心为族事操心的人

山东郓城 徐传故 徐西兑

  他叫徐万春,惯用名徐双印,现年74岁,是山东省郓城县郓城镇徐屯村人。本身三女无男,大女儿、二女儿先后病逝已多年, 现在只有三女儿留在身边。他从二十多岁就跟着操办村里的事和族家的事,至今已半个世纪之多,乐此不疲,是我鲁西南统系及周边省市我族有名的家族长。不论是私事、家事和族事,只要一有事, 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找双印爷爷去”。他也总是会热情地帮办。所以来访的、邮信的、打电话询问的,经常不断,他每年用在这些事上的电话费、邮资、和差旅住宿费等费用,就近3000元,全部自理,他这种无私奉献、一心为别人、一意为族事的精神实在是受人敬佩。

  1995年,为加强族情凝聚力便于族事统一号令和对内对外联系,在双印族长的倡议和领导下,在各方族正共同同意后,花费近3000元,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买黑山玉一块,刻制了“徐氏家族之印”。

  为了加强族情交流,增强了解和团结,  为全国统谱奠定坚实基础,他不怕费时费工费力费财,先后带病亲自走访了安徽砀山福贵宗亲处、江苏丰县敦艮宗亲处、沛县知哲知松宗亲处、河南台前得言宗亲处、河南范县敬斋公宗亲处、菏泽广勇公宗亲处、滕州市承西公宗亲处、临沂郯城祗法公宗亲处及周边的巨野、梁山、鄄城、 成武、定陶和牡丹区等县市区,还参加了郯城先祖豹公的祭奠仪式和立碑活动。

  自1997年至1999年,他亲自领导和主持苏鲁豫皖四省32个县市区近20万人的三次族史研讨会,并费了很大的精力编制了三次通讯录和全体与会人员的合影留念,为家族的凝聚宗亲的团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经常说:“我虽然没有文化,但是我知道爱家爱族更爱国。”

  孙中山先生说过:“由家族合成宗族,由宗族合成国家,  由国家合成世界大同,世界大同必先治国,  国之兴不可忽视族之旺,族旺不可全然否定家规族训。”根据孙中山先生的这种说法,我们踏着先人的足迹,谨遵祖先的教诲。双印族长经常说,我们要发扬四德精神,我们华夏徐氏族众早乘国家改革开放之风,大胆创业,依法致 富,靠市场经济共建四化伟业,为华夏民族的振兴,尽我族众的职责。

 

 

杨德华先生谈祠堂文化

 

   《祠堂博览》编辑部:

  祠堂文化是对庙堂文化的一个极好的补充,可补史书方志之不足,可惜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人们数典忘祖,对此非但不于重视,反面视为为地主阶级树碑主传,必欲砸毁而后快,损失了多少有价值的文物。好在现在人们又开始正确对待自己的历史,也算是亡羊补牢未之晚吧。现在从事的祠堂文化研究正是功在千秋的事情,可喜亦可贺,何况无锡又是一个历史悠久有丰富文化积淀的地方。

  一部廿四史写的尽是帝王将相的事,过去为人们所讥,但是它毕竟一脉相承, 未曾中断过的史书,这也是中华文明之可圈可点之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他三大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一些文明都早已消亡或中间断档,惟独泱泱华夏,却能代代相传,延续至今,长达少说五千年之久,既令人瞩目,又不能不引人深思。

  还有如三千年前四川三星堆的青铜文化;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编钟等丰富遗  存;两千多年前秦兵马俑所昭示的深刻内涵。再如河南濮阳古墓展示的星云图提及遗骨不能为传说中的颛顼———黄帝之孙,这就把我国历史由刚刚论证的夏商国,又推到更早的三皇五帝去了。让我不能不为我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叹为观止。

                                                  杨德华

                                                2004826

                                         (作者系经济日报高级编辑,中国花卉报创办人)

                                              (摘自《祠堂博览》创刊号)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