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皖西南 徐氏 宗亲联谊会

年高德劭的徐承钦(上)

   发布时间:2011-10-03 来源:

 

年高德劭的徐承钦(上)


编者按语:

     年过80高龄的徐承钦先生品行高尚,博学多览。在职时曾担任岳西县种子公司的经理,工作勤奋,造福一方。在职多年为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家乡的农业结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承钦先生退休后又以满腔热情和充沛的精力,不懈的深入研究徐文化,撰写了多篇论文。长期致力于家族活动,主持编辑成功岳西县四汇堂徐氏家谱。深受皖西南地区广大宗亲们的尊敬。
  
本站特借《徐氏人杰》栏目,分上中下三期介绍徐承钦先生的卓越人生。其中上期主要介绍承钦先生的几篇有关研究徐文化的学术论文。中期刊登承钦先生的诗词大作。下期是岳西县宗亲们在他八十寿庆时所献出的赞誉及颂词。以嚮读者。

 

参加岳西风月堂八修动员大会

参加岳西风月堂八修动员大会

 

 

 

 

 

【徐承钦先生论文一】

 

 

 浅谈现代修谱值得关注和探讨的几个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纷纷返回大陆探亲寻根。致使被尘封几十年视为封建文化的姓氏谱牒,也在禁锢中慢慢松动,姓族修谱也从沿海向内地逐渐延伸。1989年,因家父是民主人士(抗日军官,国民党陆军上校),广大族裔公举他为首,编修徐氏“四汇堂”族谱,邀我担任主编,具体操作。当时禁锢阴影犹在,谱虽修成,但因东藏西躲,半明半暗,资料不全,效勘不严,讹错较多。2008年,中华文化复兴,联宗睦族之风盛行,姓氏文化研究崛起,我们又趁此东风,对“四汇堂”族谱进行二次续修。现就两次主编族谱的经历和近二十年来悉心谱牒文化的学习探索,对现代修谱中值得关注和探讨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略陈管见,供商榷指正。
一、溯本追源,理顺世系
  弄清源流,理顺世系,了解自己支派的来龙去脉,这是每个族裔最迫切的期盼,也是谱牒编纂中最大的难题。
  首先,像我徐氏这样有4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姓族,其间还经历甲骨文前的一千多年无文字记载的岁月,要搞清楚这一段漫长的远祖源流史实,确非易事。源流主要靠谱牒这一载体来记录保存。而我国谱牒源于秦汉。这距徐氏立国受姓已近两千年,虽有春秋战国时儒家典籍《尚书》、《诗经》、《左转》、《春秋》和汉时《史记》中的零星记述。而从各地现存的徐氏谱牒资料,记载得这样系统完整的远祖世系来看,应该说,主要还是依靠先祖们的口头传承,来一代一代的完善补充。这里特别提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重视门第,要求各大姓族都必须取材翔实,编纂族谱,以显赫门阀。朝廷也以此开科取士,这必将促使各个姓氏对溯本追源,各尽其力,各显其能。如晋时就有:“成帝咸康二年(公元336年)主太谱左仆射徐常烨撰家谱誌”的记载。可以设想,最迟魏晋时徐氏远祖源流世系就已基本形成。以后,宋代兴起私修家谱,徐氏也会是各个支派大举纂修。应该相信,这更是不断充实完善源流史实的有利时机。因此,我们应该相信,现存老牒中记载的远祖世系基本是可信的。
  但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地研究徐氏文化的资料来看,总还是感到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如古籍记载中的徐氏44代君王名讳,大都只提及偃王和章禹(辞源。商务印书馆1980年8月修订第一版1076页为徐子章羽)。而出土文物和典籍中提到的“徐王粮”、“徐王庚”、“徐王zi义”、“徐王义楚”等均与44位君王名讳不同,是别号,还是另有其人,无法证实。还有各地徐氏族谱对先祖源流世系记载,有的只列其名讳,不记妣氏及上下辈关系。有的又详列妣氏及嫡传父子称谓。以及各谱自偃王以上记为33或34、35世之别。这可能都是口头传承或传抄之误。总之,对这些远祖源流世系,我个人的看法是:信其有而证其疑。
  其次,做好分修世系与远祖世系的衔接,这是我们现代修谱工作的重中之重。所谓来龙去脉,只有把来龙理清,才不会数典忘祖。而历代以来,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通,加之战乱、灾荒,不少分修谱牒对先辈世系大部都只能上溯至明清,明清以上,或按老牒登录,或借来亲近支派族牒传抄,差错百出,历来是编纂中的难点。以我主编的“四汇堂”谱为例,现居皖西南的徐氏,都只知道自己是元末明初从江西迁来。直到康熙六年,才由江西都昌一位叫孔琏的徐氏宗亲,送来一套老谱,证实我们都是江西凰冈称为大太公徐密的后商。清及民国修了几次谱,都是按孔琏带来老谱,互相传抄, 1989年编纂“四汇堂”族谱时都还不知凰冈在哪里。由凰冈上溯,更是无从着手。直到2004年,《安庆晚报》载“明洪武时,安庆40多万人口中,大量是从江西瓦屑坝迁入的移民”这一消息后。潜山徐继达、徐敬宾等几位宗亲,专门逐车前往瓦屑坝探访,沿途寻问徐氏宗亲,查阅族谱,一直追寻到江西鄱阳县凰冈镇与当地徐光珠、徐福州等宗亲取得联系,拜谒了时隔1000余年至今保存完好的密公祖茔,这为皖西南徐氏找到了根。以后数年,在徐继达宗亲主持下,多次组织皖西南的潜山、岳西、宿松、望江、怀宁、安庆市区及江西的鄱阳、都昌、景德镇等县市的宗亲相互联谊走访,互效族谱、祭祖修陵。用了数年时间,现在,总算把凰冈大太公讳密字布卿,伯益97世孙,生于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天佑进士,任郎官,同光甲申(公元924年)定居凰冈,至现在已下传37世,估计裔孙约20万人,分布在赣、皖、浙、陕、鄂及全国和世界各地的世系脉络基本理顺。几年的查访效核实践,也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理顺世系脉络之不易。
  由凰冈密公上溯难度更大,时代越久,资料越少。据凰冈老牒载,密公七孙,一、二、四、五迁回龙泉,所谓“迁回”当是原居龙泉。2006年,在继达老的带动下,双专程赴浙江衢州、龙游、龙泉等地寻源,结果是毫无所获。后在龙泉徐承宾、徐承录等宗亲协助下,查阅他们宋太平12年老牒,证实他们也和凰冈一样,都是伯益55世徐洎后裔。汉元帝时,徐洎任江夏太守、迁紫光禄大夫,汉阳朔二年(公元前23年)避难过江,迁居龙游再转迁至松阳、龙泉。这样证实55世洎公(公元前23年)避难江南,传至97世密公(公元924年)定居凰冈。但对其间947年,经历42世的历代先祖们的生息繁衍信息,除老牒记载外,余皆盲然。其后,又发现望江六九甲徐氏族谱记载:密公之父天洪公葬望江炭步后山。天洪公高祖奭,唐时官望江而定居,生子仲源,源生逵,逵生御,御生天洪。望江谱载奭、仲源、逵、御、天洪、密这六代世系,虽与密公居赣、皖各支派谱载相符,而其他各支派谱牒均无奭公居望江和天洪公葬望江炭步后山这一记载,因此仅凭一牒也难确认。
  总之,由于徐氏历史悠久,原属东夷,历受儒家正统观念排斥,史书少载,资料短缺,这给溯本追源,理顺世系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我的看法:现代修谱,对世系问题,首先必须把现代世系理清,再从近到远逐步深入,但一定要坚持,确证则录,有疑则缓。我相信,只要我们几代人前赴后继,共同努力,一定会把全国各地、各支派的徐氏族谱世系梳理得越来越系统,越来越完善。也只有这样,才能为真正编纂好《全国徐氏通谱》铺垫资料做好准备。
二、广泛联谊,敬宗聚族
  姓氏人口徙迁,历代多有发生,迁出或迁入,原因很多,有的迫于生计,有的受战乱、瘟疫、灾害影响,有的因经商、做官而留住异地。迁徙初期,相互之间尚有接触。时间久远,经历几代人以后,则联系断绝,音信全无。这些虽属正常现象,但随着时间的增长,相互都会萌生尊祖敬宗的思念。而过去又因交通受阻,信函难通,虽有寻根问祖和敬宗收族的愿望,多因重重困难而成梦想。以徐氏“四汇堂”为例,1989年修谱统计,明末清初因战乱造成陕、鄂人口剧减,康乾之际,仅“四汇堂”裔孙迁往该地者即达100余户,约占当时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咸同时期,相互尚有交往,而到清末民初,经长时期的军阀混战,改朝换代,时逾百年,人易数代而导致音讯断绝。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华文化的复兴,姓氏文化也从禁锢中复苏。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全国各地宗族联谊活动蓬勃开展,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寻根问祖也因交通便利、网络畅通,可以朝闻夕至。如 “四汇堂”德一公裔徐乐通,乾隆时迁陕西柞水县刘家沟。现已传十代,繁衍500多人,老谱丢失,祖辈只留下先祖乐通公是从徐家畈迁来。现在他们经济文化状况都较好,访祖寻根的愿望非常迫切。2007年在徐宗立等人的积极努力下,利用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与陕、皖、赣、鲁四省,100多个县(市)、乡(镇),几百次联系寻访。又得到皖西南、岳西等各地徐氏宗亲联谊机构与民政、志办等有关部门的协助,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与祖籍安徽岳西县田头乡岩上村徐家畈的亲人取得联系。六月底,宗禹、宗立等返乡祭祖,议定共修族谱、永续宗情。嗣后,祖庭徐水印等也趁送新编族谱之机,赴柞水回访。在乐通公裔孙寻根访祖精神的鼓励和启示下,2008年,“四汇堂”万三公房,通过湖北房县志办协助,与乾隆时迁湖北房县麦浪坪的徐聪暹公裔取得联系,并双方互访,决定同修族谱,共建宗祠。寿三公房也与乾隆时迁陕西汉阴县的徐永举公裔孙400多人联系上,永举公房代表徐世能等于2010年回祖籍岳西祭祖。还有浙江桐庐及本省庐江、霍山、舒城等县市的迁出宗亲也都先后取得联系,而参与修谱,使“四汇堂”本次修谱,新增外迁宗亲1500多人,在发谱庆典上,天南海北的宗亲代表,相聚一堂,共叙亲情,相互畅谈、祝福的欢乐场面,令人久久难忘,成为这次修谱的一大亮点。
  像这样裔孙外迁,久失联系的现象,在各个姓族,各个支派,或多或少都会发生,过去因种种原因无法解决,而只好听其自然的状况。我的看法:我们一定要抓住当前姓氏文化研究复兴,宗族联谊广泛开展的大好时机,结合族谱编修,把外迁宗亲久失联系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做好。这也是为编修完整的《中国徐氏通谱》而必须做的工作。
三、长幼有序,厘正派行
  纵观历代族史资料,谱牒使用派名来表明派行(辈分)应是起于宋,而盛行于明清。中国儒学“孝”是核心内容之一,历受重视和推崇。特别是宋朝朱、程倡导理学以后,阐发儒家的“仁”“孝”哲理,更加强调长幼有序,尊老爱幼。这些学说反映到族谱中,就是重人伦,主忠孝,定尊卑,序昭穆。严格区分家族中的辈分,一代一代依次排列世系。要绝对准确,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即为乱宗,是大不敬,所谓欺生欺死。后来,随着族众的增加,同祖各支,居地各异,造成同宗共祖而互不相识,无法区分尊卑。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于是就采用派名。以派名来取个人名号,修谱必用此名。派名同互为同辈,异则上为尊长,下为子孙。一般派名都是随编修族谱而伴生。如“四汇堂”德一公,是密公后裔,元初迁来岳西岩上后,裔孙繁衍,于乾隆59年修谱,订立派名为:德 真 友 仲 思,旭 旺 伯 广 永, 尚 志 立 礼 成, 乐 启 文 从 正,共20派。即德字辈为一世(代),真为二世……正为二十世。以后历代续修,不得随意更改,而且只有同派名者方可共修,已成惯例。
  到明清时,由于宗族势力在社会上的影响和作用不断增大,每一个家族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地位的发展都和宗族势力大小有关,许多家族,都想方设法,将同一先祖,分迁到某一地区范围内的各个支派,组织起来,统一派名,共修族谱,以壮大实力。清同治四年,同祖凰冈密公之裔先后迁来皖西南的则六(号梅牖)、则七(号文牖)、则一(号竹牖)、万三(号震霆)四支派,公议统一派行。共同议立通派名为:礼 义 传 先 盛, 忠 清 裕 后 绵 ,壬 林 欣 璧 合, 甲 第 卜 珠 联 ,泽 汇 江 河 远 ,名 钦 泰 岳 尊 ,功 勋 辉 简 策 ,德 行 著 乾 坤,共四十字。规定从凰冈三十二世,各支派都必须统一使用通派礼派。但在实际使用时,因资料不全,衔接误计等而出现差错,德一、良觉两支派都误将凰冈三十一世,错为三十二世,各自下压一派。虽在两次修谱中厘正,这都说明,现在各房各支,派名繁多,各自能将世系派名记准,已属不易,而欲全国统派,恐系空想。如凰冈密公,皖、赣各支族谱均为伯益后97世,而《中华徐氏通谱》为107世,谁是谁非,已难认定。如何准确掌握使用派行、派名,这是编修族谱的大事。我的看法:必须坚持以理清世系为基础,按已知世系核对使用派名。如合修或相互序派,则必须从共祖的源头世系向下排列,比对派行,找出同派行的各自派名。但操作务慎,切忌大意。
四、与时俱进,注重实用
  谱牒是有时代性的,要与时俱进,适应形势,注重实用。如:旧牒资料取舍、如何适应民俗、继承、收藏等,都值得认真探讨和榷商。
  1、谱牒的内容、体例,自宋编修家谱以来,历代不断完善。王鹤鸣研究员和一些专家学者,对此多有论述。各地在编纂族谱中,也有繁有简,各有差异。以“四汇堂”族谱为例,内容充实,涵盖面广。怎样取舍,我们本着求真记实的原则,合理选辑。首先,世系是记录家族从古到今历代人口的档案,是家谱主体。谱序、源流序等是记述家族繁衍发展的历程,这些都必须核实重录。而对契约、族产这此内容,随着所有制的改变,已无保存的必要,但可选辑少数作为历史资料。其次,对历代诰封、褒奖及传赞等,只选取嫡传先祖,对借录本族傍支傍系以显门第的一律删除。再次,对艺文、规训、家法等内容,选择标准,更难划定,我们本着保存史料,合理选辑的原则酌情取舍。在编纂中,我们还增添了联谊寻根,祭祖修陵等一些新的内容。
  2、中华家谱,历代都是以男性血缘传承为主,代代相传。对继承问题,极为重视。按惯例,无子者都以承祧解决,这不仅为了传宗接代,还牵涉到遗产问题。现在随着计划生育的推广,无子继承者越来越多。这些无子者,特别是有女无子者,在心理上、精神上都产生很大压力,这是当前族谱编修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关系家谱体例改革的大事。对此,我们试行以女继承,即在编列世系时,以女代子,改入赘为嫁,详细记录嫁与丈夫的姓名,住地,生年,故葬,学历,职务等个人简历。所生子、女姓名,可随女,也可随男,由其夫妇自定。同时,准许男方参与其本姓宗族谱牒编修。这样以保留按女性血缘的传承。同时还试行非婚生子、养子、养女等皆可入谱,参与继承。这些均属试行,有待商榷。
  3、谱牒中使用农历,及关于坟山、祠堂等的记载,要注意尊重民俗。民间习惯,婚嫁死葬都必须按农历干支来选择,即所谓生辰八字,谱牒以农历记载,可以备随时查用。坟山、祠堂更是民间关注的问题,这些都必及详细记录,不仅保存史料,还可传承祭祀,弘扬孝道。
  4、谱牒保存历来难以做好,这是造成现在的资料不全,族史断缺的主要原因。随着科技发展,我们这次不仅认真做好书本谱牒的编排印刷,还利用U盘、光盘、电脑等多种方法来同时传送和保存。
  总之,族谱编纂是一项涉及广、难度大的事。但它是传承族史的主要载体,是凝聚团结每个血缘家族光前裕后的纽带。我以为,能为编修族谱做些事情,是每一个族裔的责任。
  
          
                             2010年10月10日

 

 

 

接待都昌宗亲来访

接待都昌宗亲来访

 

 

 

 

 

 

【徐承钦先生论文二】

 

 

   编修《中华徐氏通谱》的几点浅见


       
  编好《中华徐氏通谱》,这是全球徐氏裔孙的一个共同心愿。但,如何编好《中华徐氏通谱》,这又是当前摆在全球两千多万徐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

  编修“通谱”首先就要准确的记载表述徐姓的源流、世系、徙迁等各种族史资料。在这方面,历来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族贤、先哲在关心和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文章、专著。如天津徐建华教授主编的《中华姓氏通史·徐姓》、北京徐自强教授和四川徐鸿章主编的《中华徐氏通谱》、徐鸿章、徐家福主编的《中华徐氏通谱》、湖南徐尚志主编的《中华徐氏通谱(第一辑)》、江苏徐清义主编的《中华徐氏家族通谱(特辑卷)》、湖南徐树深主编的《神州徐氏总谱》以及广东徐伟坚主编的《徐氏古今文化大观》和《徐氏文化通览》等。还有徐存耀、徐永生、徐显之、徐才安、徐国清等许多族贤发表的关于徐氏源流、世系等的研究文章。应该肯定,这些专家、族贤都花了大量精力,广泛搜集资料,认真分析考证。为徐氏族史做了大量的工作,值得敬佩。但是,由于徐氏受姓已有4000多年,特别是甲骨文前,自夏起到商中期这一千多年没有文字时期,许多史料,都只能靠口头传承或以后推测,这就给今天写史留下了许多绕不过去的难点。比如,源流方面:徐氏,到底是黄帝之裔,还是东夷之后?伯益是否为皋陶之子?伯益、柏翳是否是一个人?至今说法不一,大家的认知也各不相同。关于1600多年的古徐国44代王候世系。从现有资料看,古籍没有系统完整的记载,而是根据各地谱牒资料,由约在魏晋前的先祖们搜集整理的,特别是偃王以前,因此,存在名讳是否真实?是否全部属父子嫡传?各代是否还有傍支傍系?各地出土的徐姓文物,大部分与谱列名讳也难以吻合。再如徐王章禹(羽)被灭国以后,徐氏子民大量向全国各地播迁,直至隋唐时期,约1100年,各地发生的徙迁世系,也大多是互相抄袭借用,极为紊乱,真假难辩。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很多,个人认为这主要:一是受儒家正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徐属东夷,正史不录,少数记述也属被歧视的记载;二是魏晋以前,谱牒官修,数量少,遗留资料匮乏;三是受战乱灾害等天灾人祸的影响,子民迁徙频繁,族史资料丢失;四是信息不通,不仅隔省隔县,往往百里之遥也终生难以逾越,资料难以交流佐证。但,不论难度多大,而弄清源流,理顺远祖世系是我们编修《中华徐氏通谱》的前提。

                          (二)

  自宋兴起广修私谱,可以说是遍地开花,这对传承姓氏史料起了很大作用。所有姓族都大兴修谱之风,谱牒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徐氏也不例外,随着徐姓苗裔的不断南迁西移,隋唐时,除西北边陲外,全国各省、区,大多都有徐姓分布,特别是江、浙、闽、粤、鄂、赣等地徐姓播迁最广,繁衍最多,而这些地方又是当时经济文化发达之地,因此谱牒编修更为广泛。从现存各地徐氏族谱来看,当时大家对源流都非常重视,有的一直追溯到“三皇”、“五帝”。对徐氏鼻祖,绝大部分都遵从儒家正观文化观念,说自己是黄帝之裔,而很少有人说是东夷之后。对隋唐以前的世系,都是依据迁出地的老牒传抄延续。大部能按老牒原有世系比较事实求是的传承。但也有少数由于编修水平的不一,往往出现世系错乱,名讳错记,而且为了显示自己支系的高贵,有的想方设法都把本支列入名人之后。隋唐以后,由于距宋仅300多年,对本族本支世系,无论是口头传承,还是文字记载,都比较准确得多。特别是对宋代以下的世系,是一代一代的续修,应该说,这还是可靠的。当然,其中也会有一些因战乱等原因造成的缺失,但不会影响每个支系的整个脉络。如安徽岳西“四汇堂”是凰冈密公之裔,徐密号布卿,生于唐僖宗乾符6年(879年),后唐侍郎,解组后定居江西鄱阳凰冈。至今已1100多年,传38代,裔孙约20万以上,主要分布在赣北、鄂东、皖西南20多个县市,少数支系已遍布全国。1989年“四汇堂”修谱时,了解到凰冈应该是一个较大的支派,由岳西牵头,经过20多年不断的走访、联谊、信息交流。现在基本厘定了凰冈世系的主要脉络,并在实践中不断与这些县(市)中的大部分凰冈密公之裔取得联系,共同探讨完善。全国、全球徐氏,像凰冈这样自唐宋至今千年左右所形成的大的支系还很多,如“江西丰城韬公世系”、“四川巴中积公世系”。只要我们在续修族谱中,认真加强联络和做好校核、对接工作,都会形成于比较完整的较大的支派脉络。当然,这一工作难度大,由于分迁各异。有许多都是跨省、跨县,又久已失去联系,一时是很难联系上的,但我相信,只要全国、全球徐氏裔孙都有理清近代世系这个愿望,在当前大兴姓氏文化这个大好环境下,大家都动起来,互相找、大家联,总比少数几个人要容易得多。所以说,理顺唐宋以后世系是我们编修《中华徐氏通谱》的重点。

                          (三)

  编修《中华徐氏通谱》,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是全国全球徐人的事,靠某一地区或少数人是很难完成,也不可能办好的,在组编方法上,必须采用一些有效措施。
  首先,就源流、世系而言,应该做好全球总会和省、县分会的三级分工。
  县是基础。现在许多县(市)都在编修“通谱”或“联谱”,把全县徐姓,不分那一支、那一房,都编修在一起,查清每个支派的来龙去脉,能合则合,不能合的待后与他省他县对接,应该肯定,这是编好《中华徐氏通谱》的根本。只有在摸清全国各县(市)徐氏状况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编好《中华徐氏通谱》。最近,安徽宿松县就把他们编修的联谱,名为《中华徐氏通谱·宿松县卷》,我认为这个方法值得采用。
  省是关键。在各县“通谱”的基础上,省“通谱”主要是弄清章禹至隋唐之间的世系。对各县近代世系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通过分析综合,将能够对接的支派,像上文所提的“凰冈世系”、“丰域世系”那样,加以理顺,形成独立始迁世系支派。这不仅是弄清各个支派的之间的关系,达到形式上的整合,而实质上,也会增进对接世系各支之间的亲情,族情的融合和相合进行一些族务活动的联合。
  全国总《通谱》,重点则是溯源和厘清古徐国历史世系,当然也涉及章禹到隋唐之间的世系。总《通谱》在世系上与省、市卷应是纲与目的关系,而不是重复省、县世系内容。如溯源方面,原有一些老牒上溯到“三皇”、“五帝”,这显然不能准确表达历史真实性。“三皇、”“五帝”据《辞源》载,历史上就各有多种提法,没有准确指向。应该说只能是包括徐氏在内的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徐氏只能从若木受封徐国,以国为姓开始。而且徐姓只传征国公一支,而不能包括血缘相同的黄、马、赵三家。至于伯益、若木的祖辈到底是黄帝还是东夷,这就必须另行考证。
  其次,由于徐姓族史资料的缺乏和不完整,在进行考证和研究中,会出现很多现在难以解答的难题。特别是对一些原有史料,明知有误,但又无法否定。因此,在考证中,必须坚持辩证的方法,事实求是的原则,能证则证,该疑则疑。从各个方面有条理的叙述这些徐氏历史事实的真相或疑点。切忌牵强附会或臆造。
  再次,《中华徐氏通谱》的内容决不止源流、世系,还有古徐文化,徐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徐氏的发展进程以及派行和徐氏名人等许许多多重要内容,本文均未涉及。

                          (四)

  编好《中华徐氏通谱》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和办事班子,和有一定资金保证,这也是我趁这次“全球徐氏联谊总会”成立大会之机,向总会 理事会写这封信的初衷。因为,这件大事只有总会理事会来拿总,否则只能是一句空话,是无法办到的。
  一是领导、办事机构和人选问题。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徐姓姓氏活动,现在虽然成立了总的组织领导机构,参与领导机构的族贤们,受两千多万徐氏宗亲的重托,在获得极大荣誉的同时,同样要担当起重责。但这毕竟是社团组织,是群众性的。虽然有分工,有职责,可能还不是钢性的,而只能依靠分工担任这项职责的宗亲的责任感和上对先祖下对宗亲的奉献精神和自觉性。因此《中华徐氏通谱》的编修,必须首先成立专门编修班子,选择一个固定的编修办公地点,其次编修人选上,应以专家、学者和具有专业知识、年富力强的热心族贤组成。分布面要稍广,最好各省(区)都有人参与,这样促于联系和沟通。
  二是经费问题。是捐赠募集,还是其他途径,一定要确定落实下来。
  以上仅是个人浅见,表达一个年已八旬的徐氏后裔,对修好《中华氏通谱》的渴望。疏漏错误之处,敬请斧正。
  

                   二O一一年八月二十日

 

 

 

率岳西宗亲察看徐氏宗祠

率岳西宗亲察看潜山徐氏宗祠

 

 

 

 

 

 

【徐承钦先生论文三】

 

          古徐文化  源远流长


  徐国历史悠久,古徐文化光辉灿烂,徐属东夷,是夏商周时期东夷诸侯国中地域最大、势力最强的国家之一。是创造和发展东夷文化的主要地区,是东夷文化的主体部分。曲阜孔子博物院王云珠在《夷夏之辨异论》一文中指出:“东夷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许多内容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起源问题上,东夷人的文化是源、是本,而不是末。它是同时期周围文化中的强势文化,是中国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文化名人郭沫若先生通过他多年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也认为:“中国的真正文化期起源于殷朝灭亡后,分两支,一支在周人手下,在北方发展;一支在徐、楚人手下,在南方发展。”这更充分说明,原东夷地域的古徐文化,已逐渐扩展到南方广大地区,又成为我国南方文明之源。

                          (一)

  古徐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源,首先可以从我国最早的古籍《尚书》中得到证实《尚书》约成书于殷朝发明文字后。被儒家奉为五经之首。它的基本内容是记录距今约4000年至2600多年间尧、舜、夏、商、周历代君王的文告和谈话记录,范围很广,涉及到政治、思想、哲学、律法、军事、宗教等多个领域。它的核心思想是“敬天”、“明德”、“慎罚”、“保民”。在这部古籍中就记载了我们徐氏始祖伯益的许多治国安邦、仁政爱民的国策和教民修身养性、待人接物的论述。《尚书·大禹谟》益曰:“帝德广远,乃圣乃神, 乃武乃文。奄有四海为天下君。”称赞尧帝的德行广大而影响深远,圣明神妙,武能平定祸乱,文能治国安邦,所以他能拥有五湖四海这样大片国土,成为天下的君王。《大禹谟》还记载,益曰:“罔游于逸,罔淫于乐。罔违道以千百姓之誉,罔弗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是说做为君王,不能过分享受安逸,不能放纵淫乐,不能违背道理去干违背百姓之事,不能为了达到自己的欲望而伤害百姓,要勤勤恳恳,无怠无荒,四方诸侯都会心悦臣服于你。《大禹谟》还提出“满招损,谦受益”这样哲学名言,希望人人都能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要互谦互让,和睦相处。伯益是舜的大臣,舜封为掌管山林的虞官,史书上又载他掌火、通鸟语,助禹治水有功,禹准备传位给他,他避居箕山之北。在尧舜时期,他是东夷的重要领导之一。他又是东夷徐氏的始祖,这都充分证明徐人从伯益开始就注重以德治国,谋求稳定和发展,倡导谦让,以求社会的安定,懂得只有稳定发展,才是强国富民、治国安邦之道。这些都是古徐文化的精髓。伯益以后,由于受儒家“尊王攘夷”影响,对徐国徐姓许多在古徐文化活动方面的创树和发展而古籍很少记载。

                          (二)

  至西周徐偃王“王行仁义,爱民息战”。可以说是古徐文化传承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史籍记载,在西周穆王时,地处东夷即今鲁南、苏北、皖北这一大片土地上的徐偃王国“国力日强,地方五百里,诸侯来朝者三十六国。穆王惧,使楚伐徐,王行仁义,不忍斗害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下,百姓从者以万数。”偃王息战爱民这一仁义之举,古籍《尸子》、《韩非子》、《楚辞》、《博物志》、《水经注》中都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因此他赢得了千古之名,成为历史上“仁义之君”。偃王“息战爱民”这一义举,不仅是古徐国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古徐文化中的一件大事。偃王北走彭城徐山后,也有的说,当时分兵两路,一路由其长子宝宗率领走彭城,一路由偃王亲率渡江至浙江会稽、衢州一带,后又向江西、福建而繁衍至湖广。在衢州的龙游灵山,曾建有偃王庙,唐时庙毁。徐放为郡守,修复庙宇并立碑,请唐朝大儒,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写记。韩愈从儒家正统观念,崇尚仁义,对偃王仁政爱民事迹,特别赞赏。他在《衢州偃王庙碑》中称:“徐、秦共出赢姓,秦无道暴政害民而沉其宗;徐仁义息战爱民而千年垂荫。在当时韩愈这个儒家的影响下,偃王仁义之君的形象便成了铁案。这不仅弘扬了古徐文化,而且促进了古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推进了古徐文化的南北交流。最近,“全球徐氏联谊总会”决定在徐州建立“徐文化园”,提出“要大气,起点高,上档次”,这将对古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新的推动作用。

                          (三)

  徐氏祖居鲁南曲阜、费县、郯城一带,《尚书·费誓》有:“徐夷并兴,东郊不开”和《诗经》“逐荒徐宅”的记载,说明东夷徐国是被逼从鲁南迁到苏北、皖北的。曲阜一带是徐人近千年生长繁衍之地,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那个层面上讲,都会留下深厚的影响。而被尊为儒家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恰恰都生长在这个徐夷故地,他们应该从小就受到古徐文化的熏陶,是在古徐文化基础上吸取其他文化,才创立儒家学说的。古文学家称孔子曾删诗、书,完礼、乐,赞易经,修春秋。他把《尚书》中的“仁”做为儒家学说的核心。《尚书》主要是讲以仁治国之道,而孔子也周游列国,宣讲仁政爱民。《尚书》编辑形式是君臣对话,而《论语》是孔子师生对话,这种貌似巧合而实质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在学习吸收。还有早於孔子400多年的偃王仁政爱民的义举,肯定也会对孔孟产生影响。因此,从“仁”、“义”这个层面讲,所谓儒家正统文化,在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中,也必然蕴含有许多古徐文化的精髓。
(四)
  古徐文化蕴含诚信,赞美诚信。从吴季子(扎)挂剑故事,可充分证明古徐文化对诚信的重视。《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季子在出使途中,“北过徐,徐君好季扎剑,弗敢言。季扎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呈心哉。”后徐人为表彰季子守信用的美德,在徐君墓侧修了座挂剑台,这实际是在赞美季子的同时,表明徐人本身也必须践行诚信的品德。挂剑台,原在徐州户部山,现迁至云龙山西坡十里杏花村。远远就能看到嵌于墓上的“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的颂联和刻于牌坊门楣上的“践信泉台”的额匾。剑台事迹碑赞季子“既不负于人,且不愧于心,高行懿德,古道可风。”歌颂“季子挂一剑,倾倒徐人之心;徐人筑一台,陶励天下人”这是表明和宣扬古徐文化内含丰富的又一事例。
  以上这些反映古徐文化事例的还很多,如南州高士徐孺子、东渡日本的徐福以及历代徐氏名人等,他们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展示出古徐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中曾创造的辉煌。还有许多古徐文化遗址,如郯城的“徐氏祖茔豹公墩”,邳州的“梁王城”,赣榆的“徐福故里”,还有新近发现江西靖安和蚌埠双墩的疑似徐国的古墓葬。这些都是古徐文化的瑰宝,都需要我们认真的去发掘、去探讨,我相信在全球徐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让古徐文化花更绚丽、果更丰硕。
  

                        2011年8月21日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