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在浏览的页面是: |
||
千载祖茔
百年重修
江西祖庭宗亲首访潜山 九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江西鄱阳凰冈祖庭宗亲代表徐光珠、徐福州、徐光松等首次赴潜,就两地族务与皖西南筹委、潜山研究会进行了非常亲切的磋商、座谈。
皖桐徐氏来历
安徽桐城徐姓始迁祖徐复亨,字时绎,曾任户部郎中,于元季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因避乱携妻陈氏及四子:(即徐寿一、徐寿二、徐寿三、徐寿四)从江西省婺源县南乡徐村迁至安徽桐城东乡(今枞阳县白柳乡)落户。后复亨公同四子徐寿四返婺源县后,又迁居青阳县。其余三子因明朝禁止群聚,后分三派:长徐寿一筑室小岭之阳,入赘祖氏,启永思堂派:后生一子徐亨三,徐亨三生子徐荣五、徐志良、徐志春、徐荣十四。徐荣五有七子十六孙,徐志良有三子六孙,徐志春有二子六孙,徐荣十四有四子十一孙。仲徐寿二奉母陈太君留居石溪(今枞阳县白石乡),启敬宗堂派,后生一子徐亨四,徐亨四生徐宥、徐宽、徐让、徐顺。徐宥有三子七孙,徐宽有三子九孙,徐让有二子三孙,徐顺有一子一孙。季徐寿三徙居义津桥七里冈(即太公山今枞阳县),启正谊堂派:后生徐亨六、徐亨七、徐亨十。徐亨六生子徐兴一、徐兴二、徐兴四,徐兴一有二子八孙,徐兴二有二子一孙,徐兴三有四子十孙,徐兴四有四子十孙,徐亨七生子徐兴富、徐兴恪、徐兴洛、徐兴才。徐兴富有三子三孙,徐兴恪有一子一孙,徐兴洛有一子二孙,徐兴才有一子一孙,徐亨十生子徐观、徐塔、徐忠、徐汉、徐祖文,徐观有一子二孙,徐塔有一子二孙,徐忠有一子一孙,徐汉有一子,徐祖文有四子十孙。
皖桐徐氏八修通族派行引
十
二
世 士字派 十 三
世 宗字派 十
四 世 正字派
皖桐徐氏宗族,自元朝末年由婺源迁至桐城后,起初兄弟三人(徐寿一、徐寿二、徐寿三),各居一地,各自建祠修谱,所以一至七修时,没有统一的辈份规定,到了八修时,为了贯本源,联字派,统规为一起见,将三派:(即小岭永思堂派、石溪敬宗堂派、义津正谊堂派)统一从十二世起到五十一世止,共用四十个不同的汉字代表四十代通族人的派行(即辈份)。上面就是八修通族行引的排列。
皖桐徐氏小岭派实况
皖桐小岭徐姓群体是以徐寿一公为第一世祖的徐氏宗族,启永思堂派。自元季末年,由婺源迁至桐城(今枞阳县白柳乡)后,徐寿一起初在祖家招亲,后卜小岭之东阳关岭落户,繁衍发展,逐渐成为当今几万人的徐氏家族。为什么叫小岭徐呢?因为徐寿一生前落户在小岭之东,以后“徐氏宗祠”建在小岭之西,而徐寿一公之墓又在小岭之南,因此后人就将这支族人称呼小岭徐。下面作具体叙述:大约在明朝年间,于小岭西边黄泥岗修建了“徐氏宗祠”,砖木结构,为三进两个四合院,主要是供奉祖先牌位,祭祀祖先场所,也是家族议定族中大事场所,因而有专人管理,至今仍然存在,解放前后,一直是设立方安小学。不过祠内祖先牌位、大门上“徐氏宗祠”牌匾,大门上“东海家声,南州世泽”八个大字的对联也涂抹掉了,原八字大门改为小窄门。但院内两株桂花树,仍然支繁叶翠,可能已有几百年历史了。当时为了祭祀祖先需要,还有一千六百多亩租田,每年所收租金,用于祭祀、建祠、修祠、修墓、修谱等费用。对考功名的、上大学的后代子孙给予奖励补助,一直补到大学毕业为止。每当清明扫墓时,对六十岁以上的族民供应一顿酒宴。大约在辛亥革命后,大部分租田都捐献给当地政府办浮山中学,为国家培养出不少有用人才,少量租田收益维持族内每年费用,到了解放后,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制度,租田就不复存在了。
清明祭一世祖墓文
呜呼,唯我始祖,孝本天成。桑梓情殷,保父灵以安婺士;室家念切,奉母氏而迁桐乡。沐雨栉风,扩井疆于兵燹之地;披荆斩棘,启山林于草昧之天。南国韬光,共仰南州高士;东床养晦,群推东海名流。母子相依,承欢既多其款曲;兄弟聚首,友爱倍极其殷勤。绍清白以传家,浮水之流偕洁;本善良而裕后,柳峰之秀齐辉。继继绳绳,虽分支而派别;源源本本,总共贯以同条,千百年之元气,期含愈蕃愈衍;亿万载之精华,既裕弥炽弥昌。以故,耕者耕,乐尧天而衣食颇备;读者读,食祖德而芹藻攸香。睹日月之其除,慨时序之已远。幽明永隔,对白云而深著存;人鬼殊途,仰青山而伤雨露。时维三月,节届清明。风送上林,绿织柳烟拖地;春深几处,红筛杏雨满山。不觉百感横生,爰伸一滴之敬。纸灰片片,争似蝴蝶之飞;麦秀青青,空下杜鹃之泪。吾祖有灵,来格来歆。
望江六九甲徐氏梗概
———裔孙·达鹏
整理
徐氏自夏朝初年,若木公受姓以来,历经4000多年。西周之后,徐氏散居全国各地。望江始有徐氏,源于唐代望江县令、徐氏九十二代升翁,始称炭步徐。随着人丁繁衍,行政区划变更,后称六九甲徐。六甲则俊卿公裔,九甲则祥卿公裔。
派衍凰冈复望江,
公娶万氏,生子二,长子云岩,次子石岩。公故葬黄花陂,妣故葬董家咀。
绍嘉应之宗,
望江徐氏宗支、堂号、派行
(录自《雷阳徐氏》二、三、四期)
太慈徐氏堂名:孝感堂
派行: 绍嘉应之宗 方成世德洪
克希先达美 俊雅自恒同
维贤开令业 继起永增崇
邦国隆良士
廷兴定可逢
井头徐氏堂名:世仁堂
派行:
德应必永传
民安大吉昌
诗书承峻业
乐育守彝常
万古乾坤久
百代考文章
圣贤留自谱
公侯韬略长
桃源徐氏堂名:石麟堂
派序:
秉宝王宗芳良
明国文振家邦
承先裕嗣宏久
世德应必显扬
经学尚志允继
联元作相朝纲
行次:
庆集云蒸霞蔚
熙年谟烈荣昌
川岳钟英毓秀
天锡勋猷流光
孝友声传泽远
诗书历代弥长
徐家滩徐氏堂名:通介堂
派行:
原派:
以守从尚必
正永启宗纯
续派:
敬修惟盛道
善世本贤能
志达安怀远
心通广大增
显承恒自有
光裕定长亨
武州寺徐氏堂名:积善堂
原派:
传家崇祖德
万世永增光
基绪方宏广
本源正衍长
雍和图极盛
述作兆其祥
麟凤联新起
朝庭选佐良
续派:
承前启后代
建国富邦乡
科技攀高点
优生为主张
莲花塘徐氏堂名:谷贻堂
派行:
敏行正世之盛
德广贤良益兴
学业必臻纯茂
词章时咏升平
此六言四句从第七世开始。谱修“五代荣”。1995年六修时又新添了“五言四句”:
大道从光铺
达能俊智勋
铉培发翰绩
文运裕弘琳
大北门徐氏堂名:通介堂
派行:
老 派:子文升应必
续修派:言行淑世
忠信存身
新增派:士本家璧
儒乃国珍
功昭前烈
德绍先人
续增派:桂兰衍庆
气转鸿钧
128年失修的家谱今又传承
现居肥东县南乡六家畈镇徐万二村的一支徐氏宗亲,家谱已128年失修。在当今政通人和之际,他们在徐安臻先生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无私奉献,续修了家谱,为传承谱牒文化填补了断层,族人幸甚!
怀宁“祚衍堂”徐氏七修家谱告竣
元末明初由江西凰冈(瓦屑坝)迁到安徽怀宁县高河镇三鸦寺定居的沙河徐氏华三公后裔,自民国二十年(1931年)六修宗谱后,一直失修。近年在全国姓氏文化热的推动下,从2004年4月至2006年9月,历时两年半(30个月),按预定时间提前半年,一举完成了七修宗谱之盛事。
由赣迁皖的六百多年间,这个支派先后于清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和民国20年曾六修家谱。自六修后至今已70多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续修,广大宗亲十分焦急。2004年春,来自潜山、东至、铜陵、浙江长兴等地本支后裔与祖庭宗亲不谋而合,借清明扫墓之机,自发集会于双牧岭(祖祠旧地),高河镇。经多次协商,推举组建了以徐炉生、徐怀生、徐累奎等为七修家谱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徐继达、徐海棠为名誉主任。在两年多的七修过程中,广大宗亲热情高涨,编修人员尤其是“穿草鞋”的宗亲不怕误工,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从事办企业和外出打工的宗亲,自愿捐资,主动解决经费不足的困难。
这次编修的家谱,上溯自始祖若木公至江西凰冈十世祖,计106代的世系从简,分迁至怀宁高河三鸦寺始祖华三公支下30多代世系从详。同时还搜集延用了本族的有关资料,加重文化史,兴衰史等诸多方面内涵。印刷装订成册分全套谱、小套谱两种。全套谱共计41卷,分发各房头;小套谱为3卷:即卷首、卷末、各房头帖身卷,供宗亲自费预订,自存。
按有关方面的要求,该分支无偿赠给皖西南徐氏宗亲筹委会装箱的全套谱一套。
望江:宗亲涌跃捐资
望江徐氏宗亲,目睹该县宗亲筹委会工作扎实,有声有色,为信任、支持筹委会工作,宗亲们涌跃捐资:太慈镇从事建筑业的徐祖奇宗亲,得知筹委会开展活动缺乏资金,主动上门捐款贰仟元;太慈镇郭河圩排涝站徐海元宗亲,对筹委会工作拍手称好,亲自捐款一千元,以表尊祖敬宗诚意;井头世仁堂宗亲徐中其在建筑周转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挤出现金二千元送交筹委会,以表族谊亲情;孝感堂年届83岁的耄耋老人徐克球说:“做徐氏子孙不能忘祖。”慷慨解囊,向筹委会捐款一千元。
宿松:宗亲会编办《菀嵩堂讯》 继今年六月十一日正式成立宿松县徐氏宗亲会后,他们工作扎实有条,9月9日编辑出版了《菀嵩堂讯》不定期发行的本宗亲会的内刊。“菀嵩”,皖松之谐音。“菀”:繁荣茂盛;“嵩”:高山。表示宿松徐氏子孙繁衍、族氏高耸。它的宗旨是弘扬姓氏文化,歌颂先祖业绩,继承传统美德,刊登族贤事迹,传递姓氏信息,推动族事活动。鼓励和教育族民爱国守法,举孝致信,倡荣弃耻,修德行善,和乡睦里,勤劳俭朴,创业求新,努力做国家的好公民,徐氏的好子孙。
岳西:筹委会召开第三次会议
8月3日,岳西县徐氏宗亲联谊筹委会,召开了各支派都有代表参加的第三次会议。会上,徐承钦会长通报了前一段活动情况,安排并讨论了今后工作。徐家俭等宗亲详细介绍了重建“皖西徐氏宗祠”慨况;徐绳武等宗亲交流了原徐氏“四汇堂”续修族谱情况。宗亲代表对开展活动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表示要把联谊活动认真开展好,为弘扬祖德,承先启后而努力。
徐氏联宗赞
七绝
方济仁
根深叶茂果枝稠,
源远流长徐国遒。
望族联宗堪赞许,
家兴人杰护金瓯。
(
注: 作者系宿松县人大原主任,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七律·徐氏联宗贺
若木传承后代孙,
同心宗业展图腾。
开来继往绵延泽;
仰月思源慰祖灵。
浩气长存推望族;
英姿永著耀门庭。
遗风高洁家声远,
梓茂株华万木春。
(注: 作者系宿松县政协原主席)
贺徐氏宗亲盟会 徐芳田 满庭芳 伯益垂基,若木受姓,四千余载绵延。中华徐氏,现两千万员。宿邑同宗众族,迁江右,二万人烟。今相聚,宗亲盟会,如壁合珠联。 元元!标的定,和谐发展,重任于肩:谱联建宗祠,裕后光先;助学帮扶济困,神圣责,护法维权;承传统,弘扬美德,徐氏子孙贤。
以上三首原载《菀嵩堂讯》第一期 |
|